[发明专利]屏下光学检测系统及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91744.3 | 申请日: | 2020-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3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 发明(设计)人: | 徐洪伟;涂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V40/13 | 分类号: | G06V40/13;G06F21/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检测 系统 电子设备 | ||
1.一种屏下光学检测系统,用于对一外部对象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护层;
显示屏,位于所述保护层的下方,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画面;
第一成像模块,位于所述显示屏的下方,具有第一视场范围,用于对第一视场范围内的外部对象成第一图像;所述第一成像模块包括第一透镜,用于会聚来自所述第一视场范围内的外部对象的光线以对所述外部对象成像;
第二成像模块,位于所述显示屏的下方,具有第二视场范围,用于对所述第二视场范围内的外部对象成第二图像,所述第一视场范围与第二视场范围至少部分重叠,定义所述第一视场范围与第二视场范围相互重叠的部分为重叠视场范围;所述第二成像模块包括第二透镜,用于会聚来自所述第二视场范围内的外部对象的光线以对所述外部对象成像;
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间隔区域,用于遮挡光线;
处理模块,用于比较重叠视场范围内的外部对象分别经所述第一成像模块所成的第一图像与经所述第二成像模块所成的第二图像之间的差异,并当所述差异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外部对象为立体物体;所述外部对象包括第一特征点和第二特征点,所述第一特征点和第二特征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上对应的像点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一特征点和第二特征点在所述第二图像上对应的像点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之间的差异为所述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的差值,所述预设阈值为所述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的差值的阈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光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成像模块还包括:
第一感光模块,包括多个第一感光单元,用于接收经所述第一透镜会聚成像的光线并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
所述第二成像模块还包括:
第二感光模块,包括多个第二感光单元,用于接收经所述第二透镜会聚成像的光线并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下光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镜头模块,所述镜头模块位于所述显示屏的下方,所述镜头模块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小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分别为所述多个小透镜中的其中的一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下光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镜头模块下方的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包括多个感光单元,所述第一感光模块和第二感光模块分别是所述图像传感器上不同的感光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光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特征点和第二特征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上对应的像点的灰度值之差为第一灰度差,所述第一特征点和第二特征点在所述第二图像上对应的像点的灰度值之差为第二灰度差,所述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之间的差异为所述第一灰度差与第二灰度差的差值,所述预设阈值为所述第一灰度差与第二灰度差的差值的阈值。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屏下光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对象为用户手指位于所述重叠视场范围内的部分指纹纹路,所述第一特征点为指纹脊部,所述第二特征点为指纹谷部。
7.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屏下光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特征点和第二特征点分别在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上所成的像点的间距取值范围为100μm至300μ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光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视场范围和第二视场范围中所述重叠视场范围所占的比例大于或等于3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光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主动发光式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发出的光线可用于照射外部对象以形成所述第一图像和/或第二图像;或者
所述显示屏为被动发光式显示模组,所述屏下光学检测系统还包括一激励光源,用于提供检测所需的光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光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外部对象的第一图像和/或第二图像与预存的外部对象模板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识别所述外部对象的身份。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所述的屏下光学检测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17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