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中供热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91606.5 | 申请日: | 2020-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3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范兴龙;潘振艳;张国昊;杜永斌;杨天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F24D3/18;F24D19/00;F25B41/00;F23J15/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马艳苗;艾春慧 |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集中供热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供暖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中供热系统。本发明的集中供热系统,包括:一次网回水管;二次网回水管;和热泵系统,包括换热器和压缩式热泵,压缩式热泵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换热器的第一端的出口与蒸发器的入口连通,且换热器的第一端的入口和蒸发器的出口均与一次网回水管连接,换热器的第二端的出口与冷凝器的入口连通,且换热器的第二端的入口和冷凝器的出口均与二次网回水管连接,使得一次网回水管中的一次网回水能依次流经换热器的第一端和蒸发器进行降温,且二次网回水管中的二次网回水能依次流经换热器的第二端和冷凝器进行升温。基于此,能够有效提高集中供热系统的供热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暖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中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集中供热是指由集中热源所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供给一个城市、城镇或部分区域生产、采暖和生活所需的热量的方式。随着国内雾霾治理政策的推进,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集中供热的需求不断增大,供热负荷不断增加,如何提高集中供热系统的供热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为:提高集中供热系统的供热能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中供热系统,其包括:
一次网回水管;
二次网回水管;和
热泵系统,包括换热器和压缩式热泵,压缩式热泵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换热器的第一端的出口与蒸发器的入口连通,且换热器的第一端的入口和蒸发器的出口均与一次网回水管连接,换热器的第二端的出口与冷凝器的入口连通,且换热器的第二端的入口和冷凝器的出口均与二次网回水管连接,使得一次网回水管中的一次网回水能依次流经换热器的第一端和蒸发器进行降温,且二次网回水管中的二次网回水能依次流经换热器的第二端和冷凝器进行升温。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的第一端的入口通过第一管路与一次网回水管连接,且蒸发器的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一次网回水管连接,热泵系统还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之一:
第一阀,设置于一次网回水管的位于第一管路入口和第二管路出口之间的部分上,用于控制流经第一管路的一次网回水的流量;
第二阀,设置于第一管路上,用于控制第一管路的通断;
第三阀,设置于第二管路上,用于控制第二管路的通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为离心压缩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流经压缩机的制冷剂为高温制冷剂。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式热泵为电驱动压缩式热泵。
在一些实施例中,集中供热系统还包括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由热泵系统流出的一次网回水流经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吸收锅炉排烟尾气的余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压力泵和低温省煤器,压力泵连接蒸发器的出口与低温省煤器的入口,低温省煤器的出口与一次网回水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泵的入口通过第三管路与一次网回水管连接,且低温省煤器的出口通过第四管路与一次网回水管连接,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之一:
第四阀,设置于一次网回水管的位于第三管路入口和第四管路出口之间的部分上,用于控制流经第三管路的一次网回水的流量;
第五阀,设置于第三管路上,用于控制第三管路的通断;
第六阀,设置于第四管路上,用于控制第四管路的通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低温省煤器采用耐酸腐蚀的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低温省煤器采用氟塑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16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