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云数据访问模式的分布式高效混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85222.2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9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寅健;卜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F21/60;G06F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彭剑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访问 模式 分布式 高效 混淆 方法 | ||
1.一种云数据访问模式的分布式高效混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服务端和客户端构成的系统;
其中,所述的服务端部署在两台互不通信、互相独立的云服务器上;服务端的数据结构包括分区和缓冲区,分区设有个,单个分区能够容纳个数据块,包括最多个有效数据块,其余为填充的无效数据块;N为真实数据块总数量,d的值大于1,为定义的混淆度参数;缓冲区设有和分区一一对应的个槽,每个槽最多容纳Z个数据块,加上无效数据块填充后,总大小为
所述的客户端通过数据访问算法请求数据;客户端的数据结构包括本地缓存和数据块的位置映射表;本地缓存大小固定为K,用于暂时存储从服务器获取的有效数据块;位置映射表用于维护有效数据块到其位置的映射关系,定义为(u,location,pid,index)的四元组的集合,其中,u为数据块的编号或标识符;location为数据块u所在的位置,为本地缓存、服务端缓冲区或分区之一;pid表示其所属分区编号;index表示块u在分区中或缓冲区中的索引值或位置,若块在本地缓存中则不考虑其值;
目标数据块在本系统进行读写的具体过程为:
(1)根据目标的位置,对云服务器进行访问,获取目标数据块至本地;
(2)在本地读取目标数据块的值,若操作为写,则将数据块更新为写入的值,然后对给数据块随机分配新的分区,写入本地缓存;
(3)按照顺序,每次对v个分区进行驱逐操作,v为定义的驱逐速率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数据访问模式的分布式高效混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服务端部署在两台不同运营商提供的云服务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数据访问模式的分布式高效混淆方法,其特征在于,两台云服务器中的存储状况完全一致,只与客户端建立通信传递数据,客户端对服务端进行的所有读取写入均同步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数据访问模式的分布式高效混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和缓冲区的内部均以线性数组的方式存储数据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数据访问模式的分布式高效混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具体过程如下:
(1-1)客户端从位置映射表中查找目标数据块u所在的位置和所属分区,得到其位置信息(location,pid,index);
(1-2)若数据块u在本地缓存中,则直接从本地获取它,然后对缓冲区进行一次伪读取,即随机读取其中一个数据块,再对随机的分区进行一次伪读取;若数据块u在服务端的缓冲区中,则将其从缓冲区中读回,再挑选一个随机的分区进行一次伪读取;若数据块u在其所属分区内,就对缓冲区进行一次伪读取,再从其分区中将块u读回;
(1-3)每次对分区读取完后,对其进行一次上传,若本地缓存中存在属于该分区的数据块,就上传该数据块并从本地删除它;若不存在,就对分区进行一次伪写入,即向分区中可写入的位置上传一个值为随机的无效数据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52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