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片工艺方法和叠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84226.9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8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飞;孙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3 | 分类号: | H01M10/0583;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王佳璐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艺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叠片工艺方法和叠片装置,叠片工艺方法包括至少如下步骤:S1:对隔膜进行涂布并对涂布后的隔膜进行烘干;S3:在隔膜上附上已经制备好的多个第一极片,多个第一极片在隔膜上间隔布置;S5:将起始隔膜向上叠起以包覆在首张第一极片上,将首张第二极片叠在初始隔膜上以形成极片组;S7:将极片组翻转以折叠在隔膜上,并继续在极片组上叠加新的第二极片,持续上述过程直至极片组中的极片数量满足要求;其中所述第一极片为负极片,所述第二极片为正极片;或所述第一极片为正极片,所述第二极片为负极片。本申请的叠片工艺方法,提高了隔膜与第一极片之间的粘接性能,保证电池的安全性;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叠片电芯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叠片工艺方法和叠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制备方法主要有卷绕和堆叠两种,叠片式工艺是将正极片、隔膜、负极片交替叠在一起。很多企业在电芯封装前会对极片组进行热压,使极片组内外部温度升高软化隔膜涂层上的PVDF胶颗粒,隔膜和极片之间充分粘接,以达到定型的目的。但由于加热温度不够,部分PVDF胶颗粒已经固化,对于一些较厚的极片组不能达到很好的粘接效果,造成隔膜与极片发生错层,影响电池的安全性。
发明 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叠片工艺方法,可增强隔膜与第一极片之间的粘接性能,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叠片装置,可以运用上述的叠片工艺方法进行电芯制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叠片工艺方法,包括至少如下步骤:
S1:对隔膜进行涂布并对涂布后的隔膜进行烘干;
S3:在隔膜上附上已经制备好的多个第一极片,多个第一极片在隔膜上间隔布置;
S5:将起始隔膜向上叠起以包覆在首张第一极片上,将首张第二极片叠在初始隔膜上以形成极片组;
S7:将极片组翻转以折叠在隔膜上,并继续在极片组上叠加新的第二极片,持续上述过程直至极片组中的极片数量满足要求;其中所述第一极片为负极片,所述第二极片为正极片;或所述第一极片为正极片,所述第二极片为负极片。
本申请的叠片工艺方法,提高了隔膜与第一极片之间的粘接性能,这种方法既能达到第一极片与隔膜的热复合效果,又不会由于高温导致隔膜收缩,保证电池的安全性;同时,由于全部的第一极片提前与隔膜进行热复合,过程中只需叠加第二极片,极大地提高了叠片电芯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对隔膜采用不完全烘干。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对隔膜烘干后隔膜的干燥程度为85%-95%。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烘干温度为30℃-70℃。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S4,将第一极片与隔膜夹紧并对第一极片与隔膜进行再次烘干。
进一步地,对第一极片与隔膜进行再次烘干的烘干温度为40℃-90℃、第一极片与隔膜之间的夹紧力为1kgf/cm2-10kgf/cm2。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第一极片之间的隔膜长度为L1,第二极片的长度为L2,所述L1和所述L2满足:L1≥2L2。
进一步地,所述L1满足:320mm≤L2≤1200mm,所述L2满足:160mm≤L2≤6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42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种群的种用价值的判断方法
- 下一篇:一种跨境支付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