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栓支架及取栓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82816.8 | 申请日: | 2020-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9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胜;于鹏;高国庆;程舒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德诺脑神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2/91 | 分类号: | A61F2/91;A61F2/966;A61F2/97;A61B17/221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李光金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栓支架和取栓系统。该取栓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支架本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本体的远端的第二支架本体,所述第二支架本体包括大管径段、小管径段和过渡段,所述大管径段和所述小管径段交替相接,且所述大管径段和所述小管径段通过所述过渡段连接,所述取栓支架具有半自由状态和自由状态,在所述半自由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架本体的至少部分结构呈近似单层管状结构;在所述自由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架本体呈近似双层管状结构,从而取栓支架在所述半自由状态时可建立血流通道,以在血栓清除前就恢复阻塞血管的血液流动,提高取栓手术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栓支架及取栓系统。
背景技术
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血栓形成遍布整个心血管系统,波及全身组织器官,不止局限于心肌梗死,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或脑血管血栓形成等病变,血栓可发生在体内任何部位的血管内。颅内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病中的一种特殊临床类型,其容易造成脑栓塞,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是中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
血管的再通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目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规方法包括两大类:药物溶栓或机械取栓。
药物溶栓是导管把溶栓剂注入病变所指的血管内的病灶附件,在病灶局部瞬间形成很高的溶栓剂浓度,从而加快血栓溶解速度,进而增加血管再通的机会。根据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卒中研究院的研究结果,静脉溶栓应在发病3小时内进行,动脉溶栓时间窗为6小时之内,因此药物溶栓治疗只适用于体积较小的血栓。当血栓的体积过大时,需要非常大剂量才能够使大血凝块溶解,且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风险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药物溶栓的问题,采用机械方式消除血栓。机械取栓包括以下方法:血栓切除术、激光碎栓、抓捕器取栓、捕栓网取栓。血栓切除术的取栓较为彻底,但是对血管壁损伤过大,极易引起各种并发炎症。激光碎栓的操作难度大,激光能量过低则无效,能量过高则损伤血管,而且同样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抓捕器取栓的操作简单,对血管壁损伤很小,但是经常不能套住血凝块。捕栓网取栓的操作简单,但因捕栓网体积较大而无法在颅内血管内使用。
综上,现有的机械取栓方法需要在血栓清除后才能恢复血管血液正常流动。然而,对于“脑卒中”患者,往往需要快速恢复正常血液流动,以防止病情加重。因此,现有的机械取栓方法多未能在血栓清除前就恢复阻塞血管的血液流动,从而增加了取栓的风险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取栓支架及取栓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取栓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支架本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本体的远端的第二支架本体,所述第二支架本体包括大管径段、小管径段和过渡段,所述大管径段和所述小管径段交替相接,且所述大管径段和所述小管径段通过所述过渡段连接,所述取栓支架具有半自由状态和自由状态,在所述半自由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架本体的至少部分结构呈近似单层管状结构;在所述自由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架本体呈近似双层管状结构。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取栓系统,包括推送杆、微导管、以及上述取栓支架,所述取栓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的远端的保护伞,所述推送杆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的近端,所述推送杆、所述支架本体和所述保护伞被压握导入所述微导管内,所述支架本体和所述保护伞可通过所述推送杆的推拉而在所述微导管内外活动,当所述推送杆朝靠近其近端的方向活动时,所述支架本体和所述保护伞被回收到所述微导管内;当所述推送杆朝远离其近端的方向活动时,所述支架本体和所述保护伞被推出所述微导管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德诺脑神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德诺脑神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28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濒临灭绝动物夜间跟踪平台
- 下一篇:存储器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