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仙侧球繁殖的改良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79214.7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6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何炎森;李瑞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蔗麻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A01G22/60 | 分类号: | A01G22/60;A01C1/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 地址: | 363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仙 繁殖 改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仙侧球繁殖的改良方法。所述方法如下:1)未阉割的‘种仔’直接种植,6月份收获时抹去所有外侧小鳞球,留下母鳞茎球;2)7‑9月份,在白天,将母鳞茎球进行高温处理,控制温度为36‑38℃并保持7.5‑8.5小时,然后自然降至室温;3)10月份,在白天,将母鳞茎球进行低温处理,控制温度为5‑10℃并保持7.5‑8.5小时,然后自然升至室温;4)11月份,将母鳞茎球于室温条件下贮藏;5)12月份,以母鳞茎球为种球进行种植;6)第二年6月份收获后,贮藏至秋季,分离所有小鳞球作为种苗。本发明在鳞茎球贮藏过程中进行变温处理,促进鳞茎盘上的芽点萌发,生长为有效子球,同时结合推迟种植、适当浅种等措施,进一步消耗适量鳞茎片养分,达到多发芽,增加小鳞球数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仙侧球繁殖的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水仙是石蒜科(Amaryllidaceae)水仙属(Narcissus)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目前,栽培品种匮乏、花色单一已经成为国内水仙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为克服当前我国水仙产业主栽品种单一的制约因素,我们搜集国内、外水仙种质资源,开展引种驯化,筛选出一些适宜漳州主产区栽培的良种,如‘Avalanche’、‘Grand SD'Or’、‘Golden dawn’、‘Winter Sun’、‘Golden rain’、‘chinese sacred lily’等,高效优质繁殖技术的研发对这些良种的快速推广具有重要意义。生产上,国内外水仙种苗繁育一直是采用侧球繁殖法,即把二年生母鳞茎球(俗称‘种仔’)周边的小鳞球(含部分基部鳞茎盘)剝离母球做为种苗(俗称‘芽仔’)。‘芽仔’种植一年后收获的鳞茎球俗称‘钻仔’,‘钻仔’再种植一年后收获的鳞茎球,抹去所有外侧小鳞球后俗称‘种仔’,‘种仔’经过阉割处理,再种植一年后收获的鳞茎球为商品鳞茎球。传统生产上的侧球繁殖方法,由于二年生鳞球母球周边着生的‘芽仔’只有2-3个,增殖系数低,不能满足良种快速推广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仙侧球繁殖的改良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基础繁殖材料准备:未阉割的‘种仔’直接种植,常规田间管理,6月份收获时抹去所有外侧小鳞球,留下母鳞茎球,晾干后常规储藏,即以未阉割的‘种仔’种植后收获的母鳞茎球为基础繁殖材料;
2)7-9月份,在白天,将母鳞茎球置于有控温设备的种苗处理室中进行高温处理,并保持通风环境,控制温度为36-38℃并保持该温度7.5-8.5小时,然后停止加温,自然降至室温;
3)10月份,在白天,将母鳞茎球置于有控温设备的种苗处理室中进行低温处理,并保持通风环境,控制温度为5-10℃并保持该温度7.5-8.5小时,然后停止降温,自然升至室温;
4)11月份,将母鳞茎球于自然室温条件下贮藏;
5)12月份,以母鳞茎球为种球种植,按常规田间管理;
6)第二年6月份收获后,按常规晾干后装于透气框中并贮藏于仓库内,至秋季,分离所有小鳞球作为种苗。
进一步的,步骤2)的高温处理时间为38-40天,每个月份不少于10天。
步骤3)的低温理时间为19-20天。
步骤5)的种植方式为浅种,覆土厚度为0.9-1.1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蔗麻研究中心),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蔗麻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92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太阳能提供能源的开窗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养殖场用除臭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