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喷砂处理喷涂挂件的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8936.0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0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蒋龙进;方海欧;李怀庆;丁希楼;贾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超越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C1/08 | 分类号: | B24C1/08;B24C1/10;B24C3/00;B24C9/00;B05B15/50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 | 吴奇 |
地址: | 23906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喷砂 处理 喷涂 挂件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喷涂挂件回收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喷砂处理喷涂挂件的回收方法,该方法回收包括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喷砂材料选用,喷砂选用钢渣分选出的颗粒作为喷砂的磨料,S2:喷涂挂件的预处理,将喷涂挂件放置在烘烤装置上进行烘烤;S3:将S2中烘烤后的喷砂挂件放置装载车上,并运输到喷砂房内,然后使用喷砂机对喷涂挂件进行喷砂处理;S4:在S3中,喷砂房内的产生灰尘通过空气流通除尘器进行除尘过滤,待喷涂挂件喷砂处理结束后,从喷砂房内取出备用;S5:在喷砂过程中,钢丸和漆膜一齐在喷砂房内进行收集,然后通过密度筛选方法去除钢丸中的漆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喷涂挂件回收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喷砂处理喷涂挂件的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对工件进行喷涂作业的同时,吊具表面也会被喷上涂料。吊具在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吊具表面被喷上的涂料逐渐累积成一层厚厚的漆膜,时间长了会使吊具与挂件的导电性减弱,使涂料的静电吸附作用受到影响,从而使喷涂质量降低。因此,需要对漆膜较厚的吊具进行更换。更换下来的废旧喷涂吊具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的规定,属于非特定行业HW12染料、涂料废物中使用油漆(不包括水性漆)、有机溶剂进行喷漆、上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正版)的规定,产生的这些危险废物需要委托给具有危险废物运输及处理的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处置。目前,这些废旧喷涂吊具回收之后大多采用焚烧法进行处理,而焚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比如二恶英和飞灰等,那么如何安全环保地处理这些吊具,尽可能的减少处理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在把废旧吊具表面漆膜清除干净的同时又得以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因此,研发更先进的吊具涂膜脱除方法非常必要。
由于传统的喷涂吊具的处理回收工艺,主要采用化学法和焚烧法。采用化学法的工艺流程复杂,装置占地面积较大,用时过长;同时需要硫酸和氢氧化钠作为溶剂,易造成新的环境污染,不能给环境资源回收带来最大的效益。焚烧法存在燃烧工况不稳定,不易控制燃烧工况,燃烧产生的烟气产生二次污染,烟气中含有二噁英和飞灰等,净化处理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处理具有危险废物属性的喷涂挂件处理回收工艺流程复杂、易产生二次污染、且处理成本较高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基于喷砂处理喷涂挂件的回收方法,其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喷砂材料选用,喷砂选用钢渣分选出的颗粒作为喷砂的磨料,且钢渣经过筛网筛选出30-40目的钢丸,且喷砂材料中参有石英砂和海南砂,且石英砂占喷砂材料总重量的10-15%,海南沙占喷砂材料总重量的5-10%;
S2:喷涂挂件的预处理,将喷涂挂件放置在烘烤装置上进行烘烤;
S3:将S2中烘烤后的喷砂挂件放置装载车上,并运输到喷砂房内,然后使用喷砂机对喷涂挂件进行喷砂处理,且喷砂过程中,对喷涂挂件上与工件接触部分进行2-3次喷砂处理;
S4:在S3中,喷砂房内的产生灰尘通过空气流通除尘器进行除尘过滤,待喷涂挂件喷砂处理结束后,从喷砂房内取出备用;
S5:在喷砂过程中,钢丸和漆膜一齐在喷砂房内进行收集,然后通过密度筛选方法去除钢丸中的漆膜。
优选的,所述S1中,钢丸筛选出后,再进过清水清洗,除去钢丸表面附着的灰尘,最后经翻炒装置,将钢丸避免的水分蒸发掉,备用。
优选的,所述S2中的喷涂挂件与烘烤装置的发热源距离35-50CM,烘烤温度保持在100-130℃之间,烘烤时间维持在10-15S之间。
优选的,所述S5中密度筛选方法为:将钢丸和漆膜的混合物一齐投入水中,钢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沉入水中,漆膜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将水面上漆膜打捞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超越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超越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8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