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冬枣树栽培优质高产施肥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5679.5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7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常治和;李文圣;张旭辉;岳明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正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C21/00;C05G3/60;C05G3/80;C05G5/12;C05G1/00;C05G5/23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尹洁芳 |
地址: | 4538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枣树 栽培 优质 高产 施肥 技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枣树栽培优质高产施肥技术,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冬枣种植技术导致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所缺乏,土壤质量下降,并加剧了病虫害的问题。本发明(1)重施深施基肥,每年秋季9月中旬至10月底,在树冠滴水界开20‑30厘米深施肥沟,每亩基施200‑400公斤平衡型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2)轻施浅施萌芽肥,每年春季冬枣萌芽前7‑10天,开浅沟施或随水冲施高氮型聚谷氨酸复合肥,每亩施40‑60公斤;(3)果实膨大期追施60‑100公斤高钾型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和20‑40公斤高氮型聚谷氨酸复合肥;(4)座果后叶面喷施3‑5遍含氨基酸微量元素钙肥。本发明较好的解决了冬枣多年种植品质和产品持续提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冬枣树栽培优质高产施肥技术。
背景技术
冬枣是枣树的一个品种,也是公认的经济效益较好的一个品种,含有丰富的糖类及维生素等, 鲜食可口、皮脆、肉质细嫩品质极佳。是北方落叶果树中的高档鲜食品种;成熟后落在地上能开裂; 汁多无渣甘甜清香;肉厚核小,可食率达96.1%。但近年来由于施肥管理水平等原因,很多地区冬 枣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明显下降。
冬枣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形成,需要有充足的有机物质和矿质营养,其中对矿质养 分的需求以氮、磷、钾为主,其次是钙、镁、硫、锌、硼、铁等中微量元素。坚持基肥为主,追肥 为辅,前期需氮肥较多,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花期要多浇水。多年不合理的种植、施肥 管理方式,导致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所缺乏,土壤质量下降,并加剧了病虫害。因此,解决问题必须 从土壤根源抓起,着手土壤退化修复及施肥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传统的无机复合肥氮磷钾养分含量 高,但释放集中,用多了伤根伤苗,用少了肥劲不足,导致产量低、品质差,最终也会导致土壤功 能的退化。本发明较好的解决了冬枣多年种植品质和产品持续提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冬枣种植技术导致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所缺乏,土壤质量下 降,并加剧了病虫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冬枣树栽培优质高产施肥技术。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冬枣树栽培优质高产施肥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重施深施基肥,每年秋季9月中旬至10月底,在树冠滴水界开20-30厘米深施肥沟,每 亩基施200-400公斤平衡型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
(2)轻施浅施萌芽肥,每年春季冬枣萌芽前7-10天,开浅沟施或随水冲施高氮型聚谷氨酸复 合肥,每亩施40-60公斤;
(3)果实膨大期追施60-100公斤高钾型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和20-40公斤高氮型聚谷氨酸复 合肥;
(4)座果后叶面喷施3-5遍含氨基酸微量元素钙肥。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平衡型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为颗粒型肥料,所述平衡型生物有机 无机复合肥中的氮磷钾养分含量为30%、有机质含量为30%、总腐植酸含量为15%、氨基酸含量 为3%,有效钙(CaO)含量为3%、微量元素含量为0.3%,聚谷氨酸0.3%,有益活菌含量为0.3 亿/克,所述平衡型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的氮、磷、钾养分的含量分别为10%。
优选的,所述有益活菌包括纳豆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胶 质芽孢杆菌、光合菌、放线菌中的至少4种。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高氮型聚谷氨酸复合肥为全水溶颗粒肥料,所述高氮型聚谷氨酸 复合肥的氮、磷、钾养分含量分别为20%、4%、6%,总养分为30%,聚谷氨酸含量0.6%,黄腐 酸含量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正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金正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56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