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震式的建筑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75471.3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6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旭祥 |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马金华 |
| 地址: | 3156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建筑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震式的建筑结构,其结构包括抗震式屋顶、窗户、墙体、卷帘门、扇门,抗震式屋顶设于墙体上方且与其固定连接在一起,卷帘门装设在墙体正面,窗户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墙体内部,扇门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墙体内部,本发明能够通过在震动过程中,通过交锁机构对于延拉条的支撑状态,令其与顶罩形成调解式的刚性连接,能够依据震动强弱进行逐渐锁紧调控,降低其二者出现作用力对冲的情况,并且当屋顶与墙面出现断裂的情况,能够借助内顶板进行缓冲,进而降低内部人员的危险的同时,能够令建筑本身具有能够调控一般震动下的组合建筑之间的连接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抗震式的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在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对于抗震式的建筑的需求强烈,由于地震的不可预知性,与随机性,在发生时,大部分的人员损伤都是倒塌的建筑物所造成,并且在震后的重建工作中,需要消耗较大的经济和资源。
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抗震式的建筑结构主要存在以下不足,比如:
由于地震发生以及发生强度的不可预知性,导致人员较难判断建筑物在该震中的安全程度,以及其会出现的损伤程度,特别是在地震强度不足以令建筑物倒塌的状况下,由于建筑物之间通常处于刚性连接的状态,而高频高幅度的震动,本身重量越大的组合型建筑,会受到自身的较强的反向作用力,进而对刚性连接状态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震式的建筑结构,以解决现有由于地震发生以及发生强度的不可预知性,导致人员较难判断建筑物在该震中的安全程度,以及其会出现的损伤程度,特别是在地震强度不足以令建筑物倒塌的状况下,由于建筑物之间通常处于刚性连接的状态,而高频高幅度的震动,本身重量越大的组合型建筑,会受到自身的较强的反向作用力,进而对刚性连接状态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一种抗震式的建筑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抗震式的建筑结构,其结构包括抗震式屋顶、窗户、墙体、卷帘门、扇门,所述抗震式屋顶设于墙体上方且与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卷帘门装设在墙体正面,所述窗户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墙体内部,所述扇门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墙体内部。
所述抗震式屋顶包括侧架、内顶板、插接条、侧嵌管、错位抗震机构,所述侧架与内顶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侧嵌管与插接条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错位抗震机构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内顶板中,所述侧架与错位抗震机构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错位抗震机构包括旋勾、延条、顶罩、交锁机构、延拉条,所述交锁机构与延拉条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顶罩内侧面与交锁机构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延条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顶罩内部,所述旋勾与延条为一体化结构,通过交错的延拉条结构,能够令建筑在震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错位结构产生拉力,从而进行合力约束,增强建筑的整体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交锁机构包括内分条、交互套、内卡条、反向卡条,所述内分条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交互套内部,所述交互套内部设有内卡条,所述反向卡条,设于内卡条的对立面,交互套之间在初始状态下,是处于收尾套接的状态下,在受到建筑物震动时,会借助震动压力进行深入套接,并通过对内分条的卡接,令其得到加固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内分条包括斜向卡片、防滑套条、内撑条、侧向受力条,所述斜向卡片设于防滑套条左侧,所述侧向受力条设于防滑套条右侧,所述防滑套条内部嵌装有内撑条,侧向受力条通过后在反向移动的过程中会通过受到斜向卡片倾斜的卡置,进而令其整体无法反向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侧向受力条包括内延勾、滑片、内气槽、隔条,所述隔条通过内延勾与滑片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内气槽设于隔条内部,所述内延勾与滑片为一体化结构,内气槽其内部左侧偏小右侧偏大,能够在上方受力时,通过其内部隔条厚度不均并且从左侧向右侧递减的方式,能够令上方压迫物产生滑动作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旭祥,未经王旭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54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热铆检测机构
- 下一篇:一种绿色环保缓蚀阻垢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