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漂浮式太阳能海水淡化-制盐双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0346.3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0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孙杰;龚震;郑澳辉;贺煊;马泽华;夏一航;李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4 | 分类号: | C02F1/14;C01D3/06;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漂浮 太阳能 海水 淡化 制盐 装置 | ||
1.一种漂浮式太阳能海水淡化-制盐双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所述的装置本体包括淡水收集器(2)与盐分收集器(3),盐分收集器(3)设置在淡水收集器(2)内部,淡水收集器(2)正上方设置有菲涅尔透镜(1),菲涅尔透镜(1)与淡水收集器(2)紧密结合,盐分收集器(3)正上方设置有与之紧密结合的光热转化层(4);
光热转化层(4)搭接于盐分收集器(3)的上方与之共同构成封闭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太阳能海水淡化-制盐双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本体整体呈圆柱形,菲涅尔透镜(1)、淡水收集器(2)、盐分收集器(3)、光热转化层(4)及毛细输水层(5)均为回转体结构,且相对位置同轴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太阳能海水淡化-制盐双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淡水收集器(2)和盐分收集器(3)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太阳能海水淡化-制盐双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转化层(4)为多孔光热转化材料,用于实现高效光热转化,光热转化层(4)位于毛细输水层(5)上方且与之紧密接触,毛细输水层(5)位于盐分收集器(3)内部,毛细输水层(5)为亲水性多孔材料,用于实现高效海水输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漂浮式太阳能海水淡化-制盐双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细输水层(5)填充于光热转化层(4)底部的圆柱型空间中,所述的底部的毛细输水层(5)与光热转化层(4)的接触面积仅仅占据光热转化层(4)下表面的一小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太阳能海水淡化-制盐双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淡水收集器(2)与盐分收集器(3)均为环形腔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太阳能海水淡化-制盐双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淡水收集器(2)的上表面为冷凝面(7),冷凝面(7)形状类似倒圆台形结构的侧面,淡水收集器(2)用于对蒸汽进行冷凝与聚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漂浮式太阳能海水淡化-制盐双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面(7)底部位置布置有淡水收集口(8),淡水收集口(8)用于将冷凝的淡水收集进淡水收集器(2);淡水收集器(2)底面布置有淡水排出口(9)及密封塞(10),淡水排出口(9)用于将收集的淡水取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太阳能海水淡化-制盐双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盐分收集器(3)顶部无结构,与光热转化层(4)下表面共同形成封闭腔体,盐分收集器(3)用于收集光热转化层(4)下表面析出的盐分,盐分收集器(3)与光热转化层(4)分离后可将收集的盐分取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太阳能海水淡化-制盐双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淡水收集器(2)侧面设置有吃水深度标尺(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03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