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震减灾智慧社区播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8495.6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0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夏界宁;杨江;陈志高;杨厚丽;范涛;陈智慧;陈玉秀;邓涛;林强;黄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2 | 分类号: | G01V1/22;G01V1/24;G01V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陈凯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震 减灾 智慧 社区 播报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震减灾智慧社区播报系统,包括地震监测仪器、地震台网监控终端、设备服务终端、数据库服务器、预警服务器和地震发布服务器;地震监测仪器的输出端与设备服务终端的输入端通信连接,设备服务终端的输出端分别与预警服务器的输入端和地震台网监控终端通信连接;地震台网监控终端的输出端也与预警服务器的输入端通信连接;地震台网监控终端、设备服务终端和预警服务器分别与数据库服务器通信连接;预警服务器的输出端与地震发布服务器的输入端通信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信号监测与预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震减灾智慧社区播报系统。
背景技术
地震时严重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之一,常常造成严重的建筑物破坏与人员伤亡,并引发火灾、水灾、管道泄漏、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以及山体滑坡、海啸、崩塌以及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大震发生后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几十秒甚至是几秒之内就造成毁灭性的破坏。随着全球都市化的发展,城市逐渐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的中心,并且城市人口密度大、建筑物多,突发性的地震给城市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地震的发生与否不受人类的控制,这是地震和许多其它自然灾害的共同特征。由于地震孕育和发生的过程极度复杂,目前不能获得可靠的短期地震预报。世界各国已经把地震减灾措施的重点放在了提高建筑抗震能力、地震预警和地震应急救援等方面。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社区的概念被提出。智能社区依托完善的建筑设施和优良的智能化系统,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的服务。但是,目前能为社区用户提供快速准确、可靠性高的地震预警的系统产品还比较少,不能满足预警的实时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快速对强震进行定性和检测、对地震事件判断比较准确、可靠性较好的防震减灾智慧社区播报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震减灾智慧社区播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震监测仪器、设备服务终端、数据库服务器、预警服务器和地震发布服务器;
地震监测仪器的输出端与设备服务终端的输入端通信连接,设备服务终端的输出端与预警服务器的输入端通信连接;设备服务终端和预警服务器分别与数据库服务器通信连接;预警服务器的输出端与地震发布服务器的输入端通信连接;
所述地震监测仪器,所述包括若干高精度强震仪和简易烈度计;高精度强震仪和简易烈度计以社区中心为圆心,且均环绕社区中心设置,高精度强震仪与社区中心的距离小于简易烈度计到社区中心的距离;高精度强震仪和简易烈度计从社区建筑物的外围采集强震数据,并将强震数据发送至数据库服务器和预警服务器;
所述设备服务终端,接收其所在区域的各地震监测仪器所采集的强震数据并将上述强震数据转发至数据库服务器和预警服务器;
所述数据库服务器,为接收到的强震数据设定索引,更新当前强震数据索引,并管理系统用户读写和查询权限;
所述预警服务器,汇总各设备服务终端收到的强震数据,采用快速预警算法判断当前强震数据是否为地震,如判断为地震则预警服务器向地震发布服务器发出地震预警指令;
地震发布服务器接收到地震预警指令后,立即生产地震预警的播报信息并向所有系统用户发布。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高精度强震仪和简易烈度计以在社区中心为端点的直线方向或者圆弧方向排列,各相邻地震监测仪器的间距为5—8K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预警服务器的快速预警算法是由社区外围布设的简易烈度计和高精度强震仪依次由远及近监测到地震后,估算烈度和地震波到达社区的时间,并通过高精度强震仪的监测数据计算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和方位角信息,将计算出的强震的烈度、预计到达时间、震级、震中位置等信息发送至预警服务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84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动式直流继电器
- 下一篇:显示基板、显示器件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