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纺布生产用收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8457.0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2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衡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8/02 | 分类号: | B65H18/02;B65H19/30;B65H23/032 |
代理公司: | 泰州中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80 | 代理人: | 季亚锋 |
地址: | 2254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纺布 生产 用收卷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纺布生产用收卷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二滚珠和第二套环,所述支撑架的顶端通过第一滚珠与圆柱相互连接,且圆柱的外表面中心设置有限位槽,并且限位槽与限位块相互连接,所述限位块安装在第一收纳槽的内部,且第一收纳槽设置在收卷轴上,所述收卷轴的外侧安装有第一套环,且第一套环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定位块,并且第一套环与连接槽相互连接。该无纺布生产用收卷装置,收卷轴可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的卡合连接进行安装固定的工作,同时后续可通过限位块的收缩运转进行拆分工作,提高了整体操作的便捷性,且限位块可通过定位杆与定位槽的卡合连接,可对限位块的位置进行固定,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纺布生产用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纺布主要是一种通过定向的或是随机的纤维而构成的,无纺布咋进行裁剪和缝纫时非常方便,而且质轻容易定型,在对无纺布进行加工生产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不同的工序进行加工,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收卷装置对无纺布进行摆放,方便后续的加工生产,但是现有的收卷装置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1、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对无纺布的安装和拆分工作不够方便,导致工作人员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整体的操作流程费力且繁琐,降低了整体的工作效率,无法快速的进行更换操作;
2、在无纺布安装到轴体上后,后续通过轴体的转动进行收卷或是放料的工作,但是无法对轴体上的无纺布进行稳定的定位工作,在进行整体的工作运转时,无纺布容易在轴体上发生错位或是倾斜的限制,影响到后续的生产工作。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无纺布生产用收卷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纺布生产用收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收卷装置对无纺布的安装和拆分工作不够方便,导致工作人员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整体的操作流程费力且繁琐,降低了整体的工作效率,无法快速的进行更换操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生产用收卷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二滚珠和第二套环,所述支撑架的顶端通过第一滚珠与圆柱相互连接,且圆柱的外表面中心设置有限位槽,并且限位槽与限位块相互连接,所述限位块安装在第一收纳槽的内部,且第一收纳槽设置在收卷轴上,所述收卷轴的外侧安装有第一套环,且第一套环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定位块,并且第一套环与连接槽相互连接,同时连接槽开设在收卷轴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套环的顶端安装有螺栓,且螺栓贯穿第一套环与定位盘固定连接,并且定位盘通过第二滚珠与第二套环相互连接,同时第二套环安装在收卷轴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圆柱通过第一滚珠与支撑架构成旋转结构,且圆柱上对称分布有限位槽,并且限位槽的侧视为正方形。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限位块通过第一收纳槽与收卷轴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收纳槽,且第二收纳槽的内部安装分别有第一连接弹簧和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穿过限位块的外表面与定位槽相互连接,且定位槽设置在收卷轴的内壁上,并且定位槽与连接孔相互连接,同时连接孔设置在收卷轴上。
优选的,所述定位杆通过第一连接弹簧和第二收纳槽与限位块构成伸缩结构,且定位杆与定位槽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并且定位杆的直径大于连接孔的直径,同时定位杆关于限位块的横向中心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环通过定位块和连接槽与收卷轴构成滑动结构,且定位块关于第一套环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环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收纳槽,且第三收纳槽的内部安装有圆板,并且圆板的中心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圆板、第一套环和定位块与限位孔相互连接,且限位孔设置在收卷轴的内部,所述限位杆的外侧安装有第二连接弹簧,且第二连接弹簧位于第三收纳槽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衡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衡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84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