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精准控制桩头高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7874.3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9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志;周军强;陈世霖;周扬;刘四德;王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13/00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李楠 |
地址: | 36100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精准 控制 桩头 高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精准控制桩头高度的方法,属于建筑基础设备领域,快速精准控制桩头高度的方法包括桩孔预处理步骤、混凝土灌注步骤、砟料取样步骤以及桩头高度分析判定步骤,当混凝土灌注到接近桩头标高时,作业人员使用取砟工具插入桩孔中进行砟料取样,再参照混凝土浇筑方量,计算理论灌注桩头高度,再结合取砟工具提取的砟料进行分析研判,以判断出实际桩头位置。本发明公开的快速精准控制桩头高度的方法,可分析取砟位置是否符合桩头高度施工要求,工具结构简单,施工简便又经济节约,且对灌注桩头高度的测量更准确性,保证灌注桩桩头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基础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精准控制桩头高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基础施工中,灌注桩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桩基类型,属于地下隐蔽工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影响混凝土用量的不利因素,通过计算混凝土用量来确定桩头灌注高度的方法基本无法实现,在施工中最常见的控制桩头灌注高度的做法有:①利用测绳挂坠物的方法,凭借坠物接触不同浆液的触感来判断桩头高度,主观性非常大,往往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都会出现失误。②利用端部呈伞状的杆状物体插入孔中,通过插入不同浆液中的触感和杆底端部所夹杂的骨料来判断桩头高度,同样主观性非常大,端部所夹杂的骨料是否为桩头位置的混凝土材料也不能准确的界定,难以很好的控制桩头高度。如上所述,现有的灌注桩桩头控制技术准确性差,很容易造成超灌或者灌注高度不足,对工程成本和质量控制造成了极大的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快速精准控制桩头高度的方法,采用连接杆配合取砟桶的取砟工具,实现对桩头灌注位置的砟料进行采集以便分析取砟位置是否符合桩头高度施工要求,工具结构简单,施工简便又经济节约,且对灌注桩头高度的测量更准确性,保证灌注桩桩头质量。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快速精准控制桩头高度的方法,包括桩孔预处理步骤以及混凝土灌注步骤,作业人员首先采取桩孔预处理步骤,在施工现场灌注桩成孔后,对孔底进行清理,下发钢筋笼,安装水下混凝土灌注导管,再次对孔底进行清理,调整浆液,然后采取混凝土灌注步骤,先计算混凝土用量,再灌注水下混凝土,当混凝土灌注到接近桩头标高时,暂停灌注,合理确定应灌注桩头标高,快速精准控制桩头高度的方法还包括砟料取样步骤以及桩头高度分析判定步骤,当混凝土灌注到接近桩头标高时,作业人员采取砟料取样步骤,使用取砟工具插入桩孔中进行砟料取样,再采取桩头高度分析判定步骤,参照混凝土浇筑方量,计算理论灌注桩头高度,再结合取砟工具提取的砟料进行分析研判,以判断出实际桩头位置,其中,取砟工具包括连接杆组以及至少三个取砟桶,三个取砟桶之间通过连接杆组相互固定连接,取砟桶包括两个桶盖组、桶身组以及活动门组,桶身组的上下端部分别与一个桶盖组相盖接,活动门组卡接在两个桶盖组之间,连接杆组与桶盖组固定连接,取砟工具置于灌注桩孔后,作业人员通过旋转连接杆组,可带动取砟桶作同步转动,使得活动门组受阻力带动作用而在桶盖组上沿桶身组的周身作周向滑动,以开启或关闭桶身组的进料口,桶身组的进料口先开启,装取指定高程的砟样后再闭合,记录此时的入孔深度。
本发明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在桩头高度分析判定步骤中,作业人员数据记录完成后,拔出取砟工具,倒出三个取砟桶内的砟样,通过对比三个取砟桶内的砟样组分,判断出实际桩头位置。
本发明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当三个取砟桶内浆液一致,且均有混凝土骨料时,说明取砟位置过深。
本发明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当三个取砟桶内浆液一致,且均无混凝土骨料时,说明取砟位置过浅。
本发明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当三个取砟桶内下面两个取砟桶浆液相同时,且下面两个取砟桶均有混凝土骨料,而最上面的取砟桶砟样不相同时,说明取砟位置在实际桩头高程靠下位置。
本发明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当三个取砟桶内上面两个取砟桶浆液相同时,而最下面的取砟桶砟样不相同,且最下面的取砟桶有混凝土骨料时,说明取砟位置在实际桩头高程靠上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78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