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超载的离心脱水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7655.5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5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殿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文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5/14 | 分类号: | F26B5/14;F26B11/08;F26B25/00;F26B25/02;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头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载 离心 脱水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超载的离心脱水机,包括主体、离心桶、动力装置和两个支脚,还包括防超载机构和挤压机构,所述防超载机构包括支撑板、弹簧和两个防超载组件,所述防超载组件包括铰接杆、气筒、活塞、连杆和气压传感器,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支架、套管、移动板、两个定滑轮、两个移动线和若干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挤压板、弹性绳、两个固定块、两个铰接块和两个铰接板,该防超载的离心脱水机通过防超载机构,实现了防超载的功能,避免放置过多的布料而增加动力装置的负载,从而降低了离心脱水机因超载而发生故障的几率,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通过挤压机构,对离心桶内的布料进行挤压,从而更加便于将布料中的水挤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电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超载的离心脱水机。
背景技术
脱水机是各种物品脱水专用设备,如蔬菜、制糖、制药、纺织等化工行业,其操作简便,性能可靠,结构合理,安全系数高。
现有的离心脱水机在使用时,若离心桶内放入太多的布料时,会增加离心桶的负载,从而增加了现有的离心脱水机因超载而损坏的几率,从而降低了现有的离心脱水机的安全性,不仅如此,现有的离心脱水机通常只是依靠离心进行脱水工作,脱水方式单一,从而导致脱水效率低下,增加了离心脱水的工作时间,降低了现有的离心脱水机的工作效率,从而大大降低了现有的离心脱水机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超载的离心脱水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超载的离心脱水机,包括主体、离心桶、动力装置和两个支脚,两个支脚分别固定在主体的下方的两侧,所述离心桶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动力装置设置在主体的下方,所述动力装置与离心桶的下方连接,所述主体内设有PLC,还包括防超载机构和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设置在离心桶的内部,所述防超载机构设置在主体内的底部,所述防超载机构与离心桶的下方连接,所述防超载机构与挤压机构连接;
所述防超载机构包括支撑板、弹簧和两个防超载组件,所述支撑板的上方与离心桶的下方抵靠,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的下方和主体内的底部连接,两个防超载组件分别设置在主体内的两侧,所述防超载组件包括铰接杆、气筒、活塞、连杆和气压传感器,所述铰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的下方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气筒固定在主体内的底部,两个气筒的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小孔,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穿过小孔设置在气筒的内部,所述连杆与小孔匹配,所述活塞设置在气筒的内部,所述活塞与气筒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气压传感器固定在气筒的远离小孔的一侧的内壁上,所述气压传感器与PLC电连接,所述活塞的靠近小孔的一侧与挤压机构连接;
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支架、套管、移动板、两个定滑轮、两个移动线和若干挤压组件,所述支架的形状为U形,所述支架的两端均固定在主体内的顶部,所述套管的一端与支架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套管的另一端设置在离心桶内的底部,所述套管与离心桶同轴设置,所述移动板套设在套管上,所述移动板的上方与挤压组件连接,所述挤压组件周向均匀设置在套管的外周上,两个移动线的一端分别与移动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离心桶的下方设有两个圆孔,所述圆孔与移动线一一对应,所述移动线与活塞一一对应,所述移动线的另一端穿过圆孔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固定在主体内的底部,所述定滑轮与移动线一一对应,所述移动线缠绕在定滑轮上;
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挤压板、弹性绳、两个固定块、两个铰接块和两个铰接板,两个固定块分别固定在挤压板的一端和套管上,两个固定块正对设置,两个铰接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块铰接,两个铰接板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铰接块铰接,两个铰接板的中心处铰接,所述挤压板的另一端上设有凹槽,其中一个铰接块设置在凹槽的内部,其中一个铰接块与凹槽匹配,其中一个铰接块与凹槽滑动连接,另一个铰接块固定在移动板的上方,所述弹性绳的两端分别与靠近套管的固定块和靠近套管的铰接块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文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文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76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矿山开采安全性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阳极板残极加料机头部加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