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地铁隧道的地震防护装置及地铁隧道支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6842.1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52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骞;高超;赵维刚;杜立杰;杜彦良;许芳;张子航;张泽雨;徐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14;F16F15/04;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河北国维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赵宝琴 |
地址: | 05004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地铁 隧道 地震 防护 装置 支护 系统 | ||
1.应用于地铁隧道的地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缓冲器,用于连接隧道的初衬和二衬;副缓冲器,具有固定端和受力端,固定端与所述主缓冲器的侧壁固定连接;以及传力机构,用于连接所述初衬和/或所述二衬与所述副缓冲器的受力端,以将所述初衬与所述二衬之间的部分应力传递至所述副缓冲器,减小所述主缓冲器所受应力;
其中,所述传力机构包括四个传力杆,所述四个传力杆依次铰接围成菱形桁架,所述菱形桁架高度方向上的两个顶点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初衬或所述二衬连接的铰支座,宽度方向上的两个顶点中一个顶点与所述副缓冲器的受力端铰接,另一个顶点与所述初衬的侧壁相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地铁隧道的地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机构还包括:
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菱形桁架宽度方向上的两个顶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地铁隧道的地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机构与所述初衬的相应侧壁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地铁隧道的地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机构通过抗剪装置与所述初衬的相应侧壁滑动连接;
所述抗剪装置包括:
第一抗剪槽,固定设置于所述初衬的相应侧壁上;以及
第一推杆,一端与所述传力机构的相应端部转动连接,另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抗剪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地铁隧道的地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缓冲器包括:
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主缓冲器的侧壁上,内设空腔且两端开放;
第二推杆,一端与所述传力机构连接,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空腔内、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所述主缓冲器的侧壁连接;以及
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与所述第二推杆滑动连接,用于限定所述第二推杆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相对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地铁隧道的地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
限位环,套设于所述第二推杆上,通过滚珠与所述第二推杆滑动且转动连接;以及
多个第三弹性件,沿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限位环的外壁和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之间;各个第三弹性件用于连接所述限位环和所述第一壳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地铁隧道的地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缓冲器包括:
第二抗剪槽,设置在所述初衬的顶壁或底壁上;
第二壳体,设置在所述二衬上,内设空腔;
第四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空腔内;以及
第三推杆,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抗剪槽内,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与所述第四弹性件连接。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地铁隧道的地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缓冲器和所述传力机构分别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副缓冲器分别设置在所述主缓冲器的两侧,并分别通过相应所述传力机构与所述初衬中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连接。
9.地铁隧道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初衬;
二衬,设置在所述初衬所围空腔内;以及
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地铁隧道的地震防护装置,连接所述初衬和所述二衬;
其中,所述初衬和所述二衬内分别设置有沿所述初衬或所述二衬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抗震钢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未经石家庄铁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684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