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演练系统及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65919.3 | 申请日: | 202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4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矫恒超;范亚苹;王春;李磊;袁纪武;李智临;刘刚;张奕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G06T19/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火灾事故 应急 处置 演练 系统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演练系统及处理方法,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演练系统包括计算处理设备,建模设备将石化火灾场景进行建模,并利用3D打印设备进行比例缩小重建,再利用头戴显示器和混合现实技术,实现虚拟火灾场景与真实场景沙盘上的叠加,并通过三维交互进行石化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模拟演练。一种火灾事故演练处理方法,具体包括:首先确定石化典型火灾应急处置流程及事故演化过程控制方法,通过处置流程和过程控制方法,对火灾事故预案进行流程化梳理,通过典型火灾事故场景进行三维建模分析,对石化典型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模拟演练系统开发。该演练系统及处理方法可对火灾事故进行模拟演练和模拟现实交互,使用方便并且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化企业安全工程与虚拟现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演练系统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大型火灾爆炸事故因初期应急处置不到位导致事故持续扩大的案例屡见不鲜,故如何有效提升企业员工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如何更好地让企业员工熟悉应急预案流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罐区重大火灾事故的体验式应急演练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应急救援技能与应急处置能力。
传统的应急处置模拟演练主要分为三种方式:1、学习文字版的应急预案,这种方式能够全面、系统地熟悉不同应急处置流程,但也存在繁琐、没有实际操作不易于感性认知与熟记的局限性;2、桌面演练,这种方式能够全面宏观地了解整个应急处置的流程,但无法真正实地进行实地演练与真实操作,沉浸感不足;3、真实演练,这种方式最接近真实灾害场景,在真实的场地中进行事故灾害处置的模拟演练,能够真实操作让人感性认知,培训效果好,但是也存在每个操作人员只能针对自己的演练角色进行演练操作、与演练角色关联性低的预案步骤不熟悉,无法宏观了解所有演练步骤的缺点,且演练一次成本高、浪费资源、培训人次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演练系统,该演练系统可对火灾事故进行模拟演练,使用方便,可靠性高。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演练系统,包括计算处理设备,还包括建模设备、3D打印设备和头戴显示器,建模设备将石化火灾场景进行建模,并利用3D打印设备进行比例缩小重建,再利用头戴显示器和混合现实技术,实现虚拟火灾场景与真实场景沙盘上的叠加,并通过三维交互进行石化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模拟演练。
优选的,所述计算处理设备包括总控计算机和多个分控计算机,总控计算机设置在石化企业总部,分控计算机位于各个分公司内,分控计算机通过信号线与总控计算机相连,并将分控计算机内的传递给总控计算机。
优选的,所述建模设备包括多个场景扫描设备和信号定位设备,多个信号定位设备安装在石化企业的多个目标厂房内,每个信号定位设备配套有一个场景扫描设备,场景扫描设备将目标厂房内的场景传递个计算处理设备,并通过信号定位设备实现位置的定位。
优选的,所述3D打印设备包括3D打印机,3D打印机通过线路与计算处理设备连接;所述真实场景沙盘包括沙盘模型,3D打印机将打印好的石化企业模型放置在沙盘模型中的指定区域。
优选的,所述头戴显示器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与计算处理设备无线连接;所述头戴显示器包括显示器头盔,显示器头盔上配备有两片光导透明全息透镜、微型投影仪、深度摄像头、红外LED和手势位移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两片光导透明全息透镜和微型投影仪安装在显示器头盔的中部前端,显示器头盔利用近眼3D衍射显示技术;
通过配备两片光导透明全息透镜,并采用DLP投影技术,从前方的微型投影仪投射到光导透明全息透镜后进入人眼,同时也让现实世界的光透进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59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