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分子量的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5914.0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6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朱卓岩;刘存辉;王源源;张付生;刘国良;李雪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220/06;C08F220/58;C08F228/02;C08F2/38;C08F4/40;C08F4/04;C09K8/588;E21B4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张德斌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分子量 耐温 聚丙烯酰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分子量的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2‑羟基‑4‑丙烯酰氧基二苯甲作为调节聚合物分子量的助剂,针对不同的油藏可以在保证较高增粘性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聚合物的分子量,使得聚合物能够更好地适应油藏渗透率的条件。氧化还原及偶氮复合引发体系,让聚合反应顺利进行,2‑丙烯酰胺基十二烷基磺酸具有一定的缔合作用,有利于提高聚合物的增粘性能,通过引入磺酸基强水基团提高了聚合物的抗盐能力,引入AMPS及4‑甲代丙烯氧基苯磺酸钠具有的较大位阻分子结构可以提高分子链的刚性。本发明针对较低渗透率油藏的聚合物驱和化学驱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值得应用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化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分子量的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石油的开采中,依靠地层自身能量的一次采油越来越少,以注水补充地层能量进行开采的二次采油产量衰减也普遍越来越严重,以化学驱为代表的三次采油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以成熟、广谱、高效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尤其以注入聚合物水溶液的聚合物驱油及相关的二元复合驱油(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油(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等三次采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增油降水效果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随着聚合物驱及相关复合驱的推广应用,目前国内油田渗透率较高条件较好的储量多数已经动用,未动用储量及新勘探储量多为低渗透率、厚度薄、均质性差等条件,普通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由于分子量过大,难以注入低渗透率储层的孔喉结构,难以发挥驱替孔喉中油的作用,低渗透率、薄差油层的原油难以被动用,影响了最终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效果。因此目前对驱油用聚合物还存在着根据油层渗透率情况调整聚合物适当分子量的要求。
研制具有适当分子量的高注入性聚合物将是有效开发低渗透油藏的主要技术基础之一,同时在高温高矿化度条件下的高效增粘性能也是研制该聚合物需要的兼顾的性能特点,以满足油田三次采油应用中的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至少之一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分子量的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改进聚丙烯酰胺的结构,在保证具有相近高效增粘性能的同时,采用合适的助剂(分子量调节剂)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渗透率的油层对聚合物分子量及注入性的要求。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可调节分子量的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该聚丙烯酰胺的单体包括分子量调节剂;
所述分子量调节剂为2-羟基-4-丙烯酰氧基二苯甲酮。
本发明的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的聚合过程中加入分子量调节剂,以调节获得不同分子量的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并且该聚丙烯酰胺同时具有高效增粘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优选的,所述单体还包括: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含长碳链磺酸基、苯环磺酸基及支链化磺酸基的单体(如2-丙烯酰胺基十二烷基磺酸(AMC12SO3H)、4-甲代丙烯氧基苯磺酸钠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
根据本发明的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优选的,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2-丙烯酰胺基十二烷基磺酸、4-甲代丙烯氧基苯磺酸钠和2-羟基-4-丙烯酰氧基二苯甲酮的质量比为(15-25):(2-5):(3-5):(0.1-2.0):(0-2.0)(0.001-0.1)。
根据本发明的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优选的,通过调节2-羟基-4-丙烯酰氧基二苯甲酮的用量调节所得聚丙烯酰胺的粘均分子量为300万-1500万分子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59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