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应容器用储罐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5501.2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3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冯俊爽;刘根仓;余永光;钱季春;代东亮;汤培峰;卢迪;王礼远;范雨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中集圣达因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2 | 分类号: | B65D90/02;B65D90/08;B65D90/54;B65D88/7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王苗 |
地址: | 2156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容器 用储罐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反应容器用储罐,包括外罐、内罐、支撑件以及封盖。内罐用于容纳反应容器,内罐通过支撑件固定装设于外罐内,封盖对内罐和外罐进行封闭以形成夹层空间,并且通过内罐的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便于向内罐内部引入介质,以满足反应容器所需的反应环境条件。同时,封盖包括上盖板、下盖板以及密封圈,上盖板可拆卸的盖合于下盖板上并封闭第一开口,实现了上盖板可拆卸安装于下盖板上。而且反应容器在内罐完成反应后,能够方便对反应容器进行提取和回收,实现了反应容器可以定期进行更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应容器设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应容器用储罐。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常规双层容器,通过在内罐设置相应的钢管支撑或吊带连接结构等将内罐固定在外罐上,夹层采用珠光砂粉末或高真空绝热材料进行保温,之后对夹层抽真空,内罐通常用来储存低温液体或其它介质。内外罐的盖板为独立的顶盖而且焊接于罐体上、无法打开,无法满足双层容器中反应容器需定期更换的要求,同时反应容器需要特定的环境温度才能进行相应的物质化学反应,目前的双层容器也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容器用储罐,用于解决反应容器无法定期更换的问题。
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应容器用储罐,包括:外罐,其顶部设有第一开口;内罐,用于容纳所述反应容器;所述内罐装设于所述外罐内,并与所述外罐之间形成有夹层空间;所述内罐的顶部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内罐上还设有伸出所述外罐外的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支撑件,设于所述夹层空间,将所述内罐支撑固定于所述外罐内;以及封盖,包括上盖板、下盖板以及密封圈;所述下盖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处封闭所述夹层空间,并使所述第二开口露出;所述上盖板可拆卸地盖合于所述下盖板上以封闭所述第二开口,并通过所述密封圈与所述下盖板密封贴合。
优选地,所述介质入口低于所述介质出口。
优选地,所述内罐包括相围合的侧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侧板底部的底板,所述侧板的顶部形成所述第二开口;所述介质出口设置于所述侧板上,并靠近所述侧板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加强圈和玻璃钢支撑;所述加强圈沿周向设置于所述内罐的外壁,并与所述外罐的内壁具有间隔;所述玻璃钢支撑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加强圈上,所述玻璃钢支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罐和所述外罐贴合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玻璃钢支撑与所述外罐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内罐内部还设有用于支承所述反应容器的支承件,所述支承件沿所述内罐周向设置,靠近所述内罐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支承件包括支承板,设于所述支承板下方的筋板以及设于所述支承板上方的垫圈;所述支承板连接固定于所述内罐的内壁;所述筋板支撑于所述支承板下方,并连接所述支承板和所述内罐的内壁;所述垫圈贴合于所述支承板。
优选地,所述支承板的位置与其中一所述支撑件相对。
优选地,所述夹层空间中设有保温材料。
优选地,所述下盖板与所述内罐和所述外罐通过焊接连接固定;所述封盖还包括卡箍,所述卡箍将可拆卸的所述上盖板固定于所述下盖板上。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中,反应容器用储罐通过内罐、外罐及封盖形成供容纳反应容器的封闭空间,通过内罐的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便于向内罐内部引入介质,而在内罐内部形成供反应容器反应的环境条件,通过外罐和内罐之间的夹层空间便于内罐内部环境的稳定性,从而便于反应容器反应的稳定性。同时,该封盖包括上盖板、下盖板以及密封圈。上盖板可拆卸的盖合于下盖板上并封闭第一开口,实现了上盖板可拆卸安装于下盖板上,待反应容器在该储罐内反应完成后,可以方便反应容器进行提取并回收反应容器,同时也实现了反应容器可以定期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中集圣达因特种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中集圣达因特种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55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