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铁行业含铬废水零排放和铬减量化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3803.6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4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垒;舒纯;王丽娜;刘璞;刘尚超;俞琴;付本全;卢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1/22;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程杰 |
地址: | 43008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铁行业 废水 排放 量化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钢铁行业含铬废水零排放和铬减量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将轧钢工序产生的含铬废水首先送入调节池(1)内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产生的沉渣直接送入还原池(5)中,所述预处理产生的上清液从前至后依次经过过滤器(2)、微滤膜装置(3)和反渗透膜系统(4),反渗透脱盐后的产水回用到循环水系统(9),反渗透脱盐产生的反渗透浓水也送至还原池(5)中,所述还原池(5)内六价铬盐被还原剂反应成三价铬盐,所述三价铬盐流向与所述还原池(5)相连接的中和池(6)内形成氢氧化铬的含水悬浮液,所述氢氧化铬的含水悬浮液又被送入多效蒸发系统(7)内进行蒸发,其中,所述蒸发产生的冷凝液送入还原池(5)中和/或用于配置所述还原剂溶液,产生的浓缩物送入结晶釜(8)内形成氢氧化铬固体混合物,所述氢氧化铬固体混合物送至烧结矿和/或水泥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铁行业含铬废水零排放和铬减量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2)内滤芯的孔径≤1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铁行业含铬废水零排放和铬减量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滤膜装置(3)的膜孔径≤0.1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钢铁行业含铬废水零排放和铬减量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系统(9)中的水对所述过滤器(2)和/或微滤膜装置(3)和/或反渗透膜系统(4)进行反冲洗,产生的反冲洗水由缓冲池(10)收集后回收至调节池(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钢铁行业含铬废水零排放和铬减量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池(5)内还加入来自焦炉烟气净化副产物稀硫酸以调节还原池(5)中pH值为2~3,所述稀硫酸的质量百分浓度为5~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钢铁行业含铬废水零排放和铬减量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池(5)内加入的还原剂与所述含铬废水中六价铬的摩尔比为(1.4~1.7):1,所述还原剂为亚硫酸氢钠。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钢铁行业含铬废水零排放和铬减量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池(6)内pH值调节至8~10之间,形成氢氧化铬的含水悬浮液的含水率为70~8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钢铁行业含铬废水零排放和铬减量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效蒸发系统(7)包含I效蒸发室、II效蒸发室和Ⅲ效蒸发室,其中,所述氢氧化铬的含水悬浮液由前至后依次流经Ⅲ效蒸发室、II效蒸发室和I效蒸发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钢铁行业含铬废水零排放和铬减量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效蒸发室的热源来自钢厂工序内余热低压蒸汽,所述Ⅱ效蒸发室的热源来自Ⅰ效蒸发室的二次蒸汽,所述Ⅲ效蒸发室的热源来自Ⅱ效蒸发室的二次蒸汽。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钢铁行业含铬废水零排放和铬减量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中投加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3~6g/m3,还投加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0.5~1.5g/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380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