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子相贯线加工成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3548.5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2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集安瑞科食品装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1/00 | 分类号: | B24B21/00;B24B21/18;B24B21/20;B24B41/02;B24B41/06;B24B47/20;B24B55/04;B24B55/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王荣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子 相贯线 加工 成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子相贯线加工成型装置,其包括机架、夹紧机构、磨削机构和调整机构。夹紧机构设置于机架上,用于夹紧待加工的管子,以使待加工的管子水平延伸;磨削机构设置于机架上;磨削机构包括对应夹紧机构设置的磨削单元,并对应夹紧机构所夹紧的待加工的管子的端部,磨削单元能够转动,而对管子的端部进行磨削加工;调整机构设置于机架上,以调整夹紧机构与磨削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而调整磨削单元与待加工的管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磨削机构对管子进行磨削加工,一次加工成型管子的相贯线,不仅加工精度较高,提高了加工质量,且由于一次成型,减少了二次打磨修正,提高了加工效率,节省了打磨的人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子相贯线加工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相贯线切割加工广泛运用于建筑、化工、造船、机械工程、冶金、电力等行业的管结构件的切割加工。目前,相贯线切割作业主要是采用手动划线、切割和打磨,大致过程如下:先根据母管直径大小对支管相惯线切割位置进行划线,再按支管相惯线划线进行手动角向磨光机切割,接着对手动切割相贯线管口进行手动修磨。但这种切割加工方式操作工艺繁复,导致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率较高的管子相贯线加工成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管子相贯线加工成型装置,包括:机架;夹紧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夹紧待加工的管子,以使所述待加工的管子水平延伸;磨削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磨削机构包括对应所述夹紧机构设置的磨削单元,并对应所述夹紧机构所夹紧的待加工的管子的端部,所述磨削单元能够转动,而对所述管子的端部进行磨削加工;调整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以调整所述夹紧机构与所述磨削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而调整所述磨削单元与所述待加工的管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磨削机构还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主动轮和被动轮,及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的动力件;所述磨削单元呈闭合的环状,并绕设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被动轮上,而由所述主动轮和所述被动轮带动转动。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磨削机构还包括张紧气缸;所述张紧气缸具有固定端和相对于所述固定端能够移动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与所述被动轮连接,从而带动所述被动轮移动进而调节所述被动轮与所述主动轮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基座,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横移机构,驱动所述基座相对于所述机架横向移动;纵移机构,驱动所述基座相对于所述机架纵向移动;工作台,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工作台与所述夹紧机构或所述磨削机构固定连接;锁紧机构,用于在所述工作台转动至预设位置时锁紧固定所述工作台与所述基座。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纵移机构包括:至少两纵向丝杠,平行间隔安装于所述机架上;至少两所述纵向丝杠通过所述横移机构与所述基座相连;纵移驱动件,与其中一所述纵向丝杠相连,驱动所述纵向丝杠转动。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横移机构包括:至少两横向丝杠,安装于所述纵向丝杠上,而能够随所述纵移机构纵向移动;至少两所述横向丝杠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而带着所述基座纵向移动;横移驱动件,与所述横向丝杠相连,驱动所述横向丝杠转动。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上设有通孔,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调节孔;所述锁紧机构同时穿设所述通孔和所述调节孔以锁紧所述工作台和所述基座。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台包括角度测量部和延伸部;所述角度测量部具有呈弧形的外周,所述工作台的转轴竖向延伸并经过所述角度测量部的圆心;所述基座上固定有呈弧形的分度盘,该分度盘套设于所述角度测量部的外周,且所述分度盘与所述角度测量部圆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集安瑞科食品装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中集安瑞科食品装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35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朵花绒制品
- 下一篇:密钥获取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网络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