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热组件及雾化组件、雾化器、气溶胶发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3503.8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9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邱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维万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70 | 分类号: | A24F40/70;A24F40/46;A24F40/10 |
代理公司: | 常州智慧腾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8 | 代理人: | 杨雪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 组件 雾化 雾化器 气溶胶 发生 装置 | ||
1.一种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吸液件和发热件,所述吸液件由多孔材料制成,所述吸液件包括上端面和雾化面,所述上端面和所述雾化面相对设置,所述吸液件用于将气溶胶形成基质由所述上端面传导至所述雾化面上,所述发热件设置在所述雾化面上,所述发热件上待雾化气溶胶形成基质多的区域的电阻大于所述发热件上待雾化气溶胶形成基质量少的区域的电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件的上端面上凹陷有进液槽,所述进液槽用于接触气溶胶形成基质,所述发热件包括第一发热部和第二发热部,所述第一发热部与所述进液槽位置相对应,且所述第一发热部的电阻大于所述第二发热部的电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槽具有两个,两个所述进液槽分别位于所述上端面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发热部具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发热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发热部相对的两侧,且一个所述第一发热部与一个所述进液槽位置相对应,两个所述第一发热部关于所述第二发热部呈中心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热部呈环状结构,所述第一发热部呈朝向所述第二发热部折弯的条形结构,所述第一发热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发热部平滑过渡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部的宽度尺寸t1小于所述第二发热部的宽度尺寸t2。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部远离所述第二发热部的一端设置有接电部,所述接电部用于供电极柱抵接,所述上端面上凹陷有凹槽,所述第二发热部与所述凹槽位置相对应,所述接电部与所述进液槽及所述凹槽之间未减薄的区域位置相对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件内设置有过气通道,所述过气通道的一端贯通所述凹槽的槽底壁,所述过气通道的另一端贯通所述雾化面,所述第二发热部环设在所述过气通道的外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面和雾化面相互平行,所述雾化面朝向所述上端面的方向定义为所述吸液件的第一方向,所述吸液件上沿所述第一方向由所述雾化面延伸至所述上端面的距离为吸液件的高度h,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深度为H,0.3≤H/h≤0.5。
9.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
10.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组件,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储液件,所述储液件内设置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用于存储气溶胶形成基质。
11.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器,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还包括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与所述雾化器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维万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维万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350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示基站与信关站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 下一篇:堆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