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悬浇梁0#块支架的反力预压系统及预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3428.5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4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何善美;李玉石;王荣勇;梁宏顺;黄宇;巩锋;杨华询;杨福顺;刘州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10 | 分类号: | E01D21/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田磊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悬 支架 预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悬浇梁0#块支架的反力预压系统及预压方法,包括搭设在墩柱两侧承台上的钢管支架,钢管支架和墩柱顶部设有底模板,底模板上端设有多个沿桥梁横向通长均匀设置的分配梁,每个分配梁上均设有沿桥梁长度方向均匀设置的三组千斤顶,每组千斤顶顶部均设有一个沿桥梁横向通长设置的贝雷桁架,每个墩柱顶部均预埋有多个精轧螺纹钢,精轧螺纹钢穿过贝雷桁架并通过贝雷桁架顶部设置的限位组件将贝雷桁架限定于千斤顶和限位组件之间,千斤顶与智能张拉机电连接,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悬浇梁0#块支架的反力预压系统及预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连续钢构桥施工中,悬臂浇筑法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施工工艺,0#块是承接连续梁桥下部及上部悬臂段的重要构件,为了保证连续梁在浇注砼后满足设计的外形尺寸及挠度要求,检验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及支架的实际承载能力,克服砼浇筑过程中支架的不均匀沉降,避免连续梁砼因支架不均匀沉降而出现裂缝,在浇筑连续梁砼前必须进行支架的压载试验,但传统的支架预压方法还存在一些不足:1、堆载预压方法可能使实际荷载分布不均匀;2、堆载预压施工存在堆载物塌坍等安全隐患;3、堆载物吊装、持荷、卸载耗时长,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高悬浇梁0#块支架的反力预压系统及预压方法,解决了传统的堆载预压方法难以模拟实现的实际荷载分布不均匀的难题,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减少工期,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机械费用,解决了传统堆载预压施工堆载物吊装、持荷、卸载耗时长,费用高等问题,消除了堆载预压施工存在的堆载物塌坍等安全隐患,有效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经济效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高悬浇梁0#块支架的反力预压系统,包括搭设在墩柱两侧承台上的钢管支架,所述钢管支架和墩柱顶部设有底模板,底模板上端设有多个沿桥梁横向通长均匀设置的分配梁,每个分配梁上均设有沿桥梁长度方向均匀设置的三组千斤顶,每组千斤顶顶部均设有一个沿桥梁横向通长设置的贝雷桁架,每个墩柱顶部均预埋有多个精轧螺纹钢,精轧螺纹钢穿过贝雷桁架并通过贝雷桁架顶部设置的限位组件将贝雷桁架限定于千斤顶和限位组件之间,所述千斤顶与智能张拉机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贝雷桁架为三个,每个均包括多组贝雷片组件,每组贝雷片组件包括四个贝雷片,四个贝雷片之间通过上下两端的角钢和高强螺栓固定连接,每个贝雷片菱形中部均设有竖直的工字钢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千斤顶和贝雷片组件之间还设有双拼工字钢,所述千斤顶安装于贝雷片接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钢管支架与相邻的墩柱之间搭设有横梁。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于贝雷桁架顶部的多个工字钢承压梁,所述精轧螺纹钢顶部穿过工字钢承压梁并通过双螺母及垫片固定限位。
一种超高悬浇梁0#块支架的反力预压系统的预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墩顶预埋精轧螺纹钢;
2、钢管支架搭设;
3、在已经搭设好的支架上铺设100×10×10cm方木,间距20cm,并在方木上铺布设I40双拼工字钢或钢板,用于调整千斤顶高度,根据计算确定支架上反力架的安放位置;
4、将已校定好的27个650t千斤顶按照预压简图分别布置,千斤顶安装位置需处于贝雷片接口处,在千斤顶上方放置双拼40工字钢;
5、采用321型贝雷片4榀一组,横桥向通长布置,采用L75*L75角钢开孔后安装在贝雷片竖杆底部两侧,高强螺栓紧固后形成整体,从而保证贝雷片整体稳定性,确保千斤顶上方工字钢与贝雷片密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34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