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和膏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3029.9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7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石珊;石继红;白晓智;官浩;胡大海;韩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K36/896;A61K9/06;A61P17/02;A61K33/30;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创非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马英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创面 愈合 外用 中药 组合 膏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组合物由以下组分制备所得:三七10-20份、降香20-40份、紫珠叶10-40份、地榆15-30份、珍珠20-60份、白及10-20份、丹参20-30份、煅炉甘石10-30份、蒲公英20-30份、金银花10-20份、木芙蓉叶10-30份、血竭10-30份、川芎20-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创面愈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由以下组分制备所得:三七12-15份、降香25-30份、紫珠叶15-30份、地榆20-25份、珍珠25-40份、白及12-15份、丹参22-25份、煅炉甘石15-25份、蒲公英22-25份、金银花12-15份、木芙蓉叶15-25份、血竭15-25份、川芎25-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创面愈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由以下组分制备所得:三七15份、降香30份、紫珠叶30份、地榆25份、珍珠40份、白及15份、丹参25份、煅炉甘石25份、蒲公英25份、金银花15份、木芙蓉叶25份、血竭25份、川芎30份。
4.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S1.将紫珠叶、降香、地榆、白及、丹参、蒲公英、金银花、川芎和木芙蓉叶混合,加水煎煮,过滤,滤液浓缩成清膏,得到水提产物;
S2.对水提后的药渣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过滤,滤液减压浓缩成清膏,得到醇提产物;
S3.将所述水提产物和醇提产物混合后加麻油,隔水蒸制,得到油浸药膏;
S4.对三七、珍珠、煅炉甘石及血竭进行超微粉碎,得到三七、珍珠、煅炉甘石及血竭的纳米粉体;
S5.对油浸药膏趁热加入三七、珍珠和煅炉甘石的纳米粉体,充分混匀,冷却;
S6.对血竭的纳米粉体用乙醇分散后,加入到步骤S5冷却的产品中,充分混匀,装罐即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促进创面愈合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麻油的用量是水提产物和醇提产物的体积之和的0.5-1.2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促进创面愈合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隔水蒸制的温度50-80℃,时间为30-4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促进创面愈合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粉体的粒径为100-300n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促进创面愈合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分散血竭的纳米粉体的乙醇的用量为血竭重量的3-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30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