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材料柴油助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2330.8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7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啸宇;吴鑫鑫;侯香;塔林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融雷科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1/23 | 分类号: | C10L1/23;C10L1/222;C10L1/198;C10L1/19;C10L1/188;C10L1/182;C10L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阳光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1 | 代理人: | 黄亚男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材料 柴油 助燃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材料柴油助燃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纳米材料柴油助燃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改性纳米氧化钇3.5份~5.5份、丁酸戊酯10.0份~15.0份、甲醇35.0份~55.0份、环十二烷基硝酸酯5.5份~8.5份、松香0.5份~1.0份、脂肪酸聚乙二醇酯3.0份~5.0份、异丙醇胺2.2份~2.8份、硬脂酸镍0.05份~0.10份。本发明制备的纳米材料柴油助燃剂,性能稳定、可以明显提高柴油的燃烧效率,实现柴油充分燃烧,避免二次污染,减少固体颗粒污染物的产生,具有较好的清洁净化作用,环保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柴油助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材料柴油助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柴油是柴油机燃油和发电供暖的主要燃料,随着经济生产的快速推进,柴油的消耗量逐年增长;同时柴油在燃烧过程中,由于与氧气接触面积小,燃烧不充分,燃烧效率低,很容易造成柴油染料的浪费、产生有害气体和颗粒污染物。
在资源日渐紧缺、环保意识强烈的当下,提高柴油染料的燃烧值和利用率十分中药。传统的方法是在柴油中添加助燃剂,主要有表面活性剂、有机活化剂等,这些助燃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柴油的燃烧值和燃烧效率,但是存在不稳定、成本高、二次污染等问题,无法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
中国专利CN108102749B公开了一种柴油纳米助燃剂的制备方法,涉及助燃剂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高能电子束对凹凸棒土进行辐照,得到A;(2)将A加入乙醇中并搅拌,得到凹凸棒土乙醇悬浊液B;(3)在悬浊液B中加入氨基硅油和硅烷偶联剂,搅拌后干燥,并研磨,得到疏水凹凸棒土,即柴油纳米助燃剂。此发明制备的柴油纳米助燃剂对柴油的燃烧效果提高有待改进,同时燃烧后产生的颗粒污染物较多。
中国专利CN107858183A公开了一种高效柴油助燃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效柴油助燃剂包括:乙醇,二茂铁,二甲苯,三硝基甲苯,甲缩醛,钛酸乙二酯,呋喃甲醛,异丙醇,邻二硝基苯。制备的高效柴油助燃剂含有乙醇,乙醇的燃烧性能好,燃烧充分,能够有效降低和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绿色环保柴油;但是此发明高效柴油助燃剂中添加的二茂铁并不能提高柴油的燃烧效率,还会增加不完全燃烧产物。
因此,本发明针对传统柴油助燃剂成本较高、制备复杂、不够清洁环保的问题,提供一种纳米材料柴油助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纳米材料柴油助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纳米材料柴油助燃剂,纳米材料柴油助燃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改性纳米氧化钇3.5份~5.5份、丁酸戊酯10.0份~15.0份、甲醇35.0份~55.0份、环十二烷基硝酸酯5.5份~8.5份、松香0.5份~1.0份、脂肪酸聚乙二醇酯3.0份~5.0份、异丙醇胺2.2份~2.8份、硬脂酸镍0.05份~0.10份。
进一步的,纳米材料柴油助燃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改性纳米氧化钇4.0份~5.0份、丁酸戊酯11.0份~14.0份、甲醇40.0份~50.0份、环十二烷基硝酸酯6.5份~7.5份、松香0.6份~0.9份、脂肪酸聚乙二醇酯3.5份~4.5份、异丙醇胺2.4份~2.6份、硬脂酸镍0.06份~0.08份。
进一步的,改性纳米氧化钇的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a、将纳米氧化钇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渍5min~8min,然后用水洗涤1次~3次,再在温度为200℃~300℃的条件下干燥2小时~4小时,得到纳米氧化钇初品;
步骤b、步骤a中得到的纳米氧化钇初品与去离子水混合,以300转/分钟~500转/分钟的速率超声分散30min~40min,得到纳米氧化钇悬浮液,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融雷科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中融雷科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23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