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隔热保温型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2105.4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1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勇;史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1/28 | 分类号: | C08L1/28;C08L91/00;C08K9/04;C08K7/28;C08J5/18;B65D6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隔热 保温 包装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解隔热保温型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工程技术领域。该包装膜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80份乙基纤维素,20份环氧大豆油,2~10份改性空心玻璃微球。本发明的包装膜绿色环保可降解、隔热保温效果优异,且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控制和实施,可应用于食品工程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降解隔热保温型包装膜。
背景技术
塑料包装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废弃后造成的“白色污染”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随着石化资源日益耗减和对环境问题的日渐重视,人们对新型“绿色包装”的呼声越来越高,开发和推广使用可再生、可降解绿色高分子包装材料来代替传统高分子包装材料是当前应对“白色污染”环境问题最为有效的举措之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大众百姓对食物种类和营养的要求由传统的单一食物结构逐渐向多样化、精致化和绿色化发展,其中水产品、果蔬、鲜肉等生鲜产品需求逐年增长。在对生鲜食品种类需求和品质要求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对生鲜冷冻食品的包装提出了新要求。虽然近年来在食品保鲜包装理论研究上较为深入,但在运输和配送关键环节中实现低温控制的难度较大,大部分的水果蔬菜在运输过程中无控制低温措施,增加了因食品变质带来的损耗,变相的增加了食品的成本。对于极易腐败变质的海鲜、肉类等冻结食品则采用边运输边制冷的方式来实现低温控制,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的电能。
目前在冷冻食品的保温包装中通常采用内部放置冰袋,外部包覆具有隔热效果的包装膜的形式对包装物进行保温。目前最常用的保温膜主要有珍珠棉、双面铝箔发泡薄膜、聚乙烯气泡膜等,通过向膜中引入低导热性的空气,使得膜具有隔热保温的效果。保温的应用使冷冻生鲜食品的品质得到大幅提升,但该类膜均采用力学性能较好的非降解石油基材料,废弃过后会对会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Fossil fuel depletion and socio-economicscenario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Energy 77(1), 641-666(2014)】。因此,开发一款可降解的隔热保温包装膜,将其应用于生鲜冷冻食品的运输包装中,不仅能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负担,还能对实现生鲜食品冷链配送的高效、低碳、低成本运营,推动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
乙基纤维素,一种常见的纤维素衍生物,具有透明度好、力学强度高、成膜性能优异和可生物降解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绿色包装材料【Synthesis of a fluorescentethyl cellulose membrane with application in monitoring 1-naphthylacetic acidfrom controlled release formula. Carbohydrate Polymers 176(15), 160-166(2017)】。然而,由于乙基纤维素中的环状结构单元刚性较强,制备的膜韧性小,脆性大,手感生涩,极大的限制了它在包装领域的应用。因此,许多研究者通过添加环氧大豆油、魔芋糖、菜籽油等增塑剂来改善乙基纤维素膜的柔韧性。但添加的小分子物质会削弱乙基纤维素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乙基纤维素膜的力学强度大幅降低【“Green” films fromrenewable resources: Properties of epoxidized soybean oil plasticized ethylcellulose films. Carbohydrate Polymers 103(1), 198-206(20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业大学,未经湖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21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