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数据平台安全评估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1627.2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1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佟鑫;任望;谢丰;邸丽清;都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21/57 | 分类号: | G06F21/57;G06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尹秀 |
地址: | 10008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平台 安全 评估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大数据平台安全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接收对大数据平台进行安全评估的待评估项;待评估项包括:IT资产运行环境、数据资产、脆弱性、安全机制和完整性中的至少一项;IT资产运行环境指大数据平台软硬件的运行环境;数据资产指大数据平台上存储管理的各类数据;脆弱性指大数据平台暴露在外的服务与组件特性中可被攻击者利用的脆弱性;安全机制指构成大数据平台的核心能力的各组件中的安全相关配置;完整性指组成大数据平台的各个集群主机上的各项配置与数据的一致性;按照待评估项,对大数据平台进行安全评估。实现对大数据平台的自动安全评估,以提高安全评估效率,并且,对大数据平台的软硬件和存储的数据两方面进行安全评估,提供比较全面的安全评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安全和大数据安全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数据平台安全评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处理成为一种必然需求,各行业普遍开始建设大数据平台,对企业生产及运营中产生的多种类型数据进行统一的存储管理与计算处理。由于汇聚了类型丰富多样的海量数据,其中不可避免的包含有大量的敏感或隐私信息,所以大数据平台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然而,当前大数据平台及相关技术集中关注于性能与效率,而在安全方面相对欠缺。
目前,面向大数据平台的安全评估,主要通过现场人工检查来进行,存在评估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大数据平台安全评估方法及装置,目的在于解决的评估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大数据平台安全评估方法,包括:
接收对大数据平台进行安全评估的待评估项;所述待评估项包括:IT资产运行环境、数据资产、脆弱性、安全机制和完整性中的至少一项;所述IT资产运行环境指所述大数据平台软硬件的运行环境;所述数据资产指所述大数据平台上存储管理的各类数据;所述脆弱性指所述大数据平台暴露在外的服务与组件特性中可被攻击者利用的脆弱性;所述安全机制指构成所述大数据平台的核心能力的各组件中的安全相关配置;所述完整性指组成所述大数据平台的各个集群主机上的各项配置与数据的一致性;
按照所述待评估项,对所述大数据平台进行安全评估。
可选的,在所述待评估项包括所述IT资产运行环境的情况下,对所述大数据平台进行所述IT资产运行环境的安全评估,包括:
基于特征指纹的检测方式,至少获取操作系统版本及补丁安装信息;
至少依据所述操作系统版本及补丁安装信息,确定所述大数据平台的运行环境的健康值。
可选的,在所述待评估项包括数据资产的情况下,对所述大数据平台进行所述数据资产评估,包括:
扫描所述大数据平台存储管理的各种数据;
至少分析扫描得到数据的逻辑结构、物理分布及冗余备份信息,得到第一分析结果信息;
至少分析扫描得到数据的敏感程度、访问控制权限设置及脱敏、加密防护信息,得到第二分析结果信息;
依据所述第一分析结果信息和所述第二分析结果信息,计算所述大数据平台在所述数据资产上的安全评分。
可选的,在所述待评估项包括所述脆弱性的情况下,所述大数据平台暴露在外的服务与组件特性包括:所述大数据平台开放的端口、Web服务和API;
对所述大数据平台进行脆弱性安全评估,包括:
探测所述大数据平台开放的端口与对应的组件或服务;
识别探测得到的组件的版本,得到组件版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未经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16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