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安全喷煤粉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0802.6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9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杨裕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海鹰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5/00 | 分类号: | C21B5/00;C21B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查鑫利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安全 喷煤粉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安全喷煤粉系统,包括筒体、设于筒体底部的锥体,筒体顶部设置卸压口、氮气加压口,锥体底部设置流化口、排净口,筒体侧面设置吊耳、支座、电源接头、检查孔,电源接头连接设于筒体内部的氮化硅加热棒,底部锥体侧面设置底部冲压口、氧气浓度检测仪、智能测厚仪、出料口,本发明在设备易磨损区域安装智能测厚仪实时在线监测,并将信号输送至中控室;设置氧气浓度检测仪,防止氧气量达到燃爆极限,当氧气浓度超标系统自动切换氮气置换,以防安全事帮的发生;按煤粉量计算均匀安装若干氮化硅加热棒,直接加热煤粉和氮气混合物,免去氮气外部加热,缩短炼铁时间,两罐并联时可以轮换加热,减少中间等待的加热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煤粉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安全喷煤粉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喷煤粉装置,由于设备长期受煤粉不均匀冲刷,造成设备局部减薄(锥体)不能承受设备运行压力,在年检周期范围内又不易发现,造成安全隐患,也无法实现在线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安全喷煤粉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节能安全喷煤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设于筒体底部的锥体,筒体顶部设置卸压口、氮气加压口,锥体底部设置流化口、排净口,筒体侧面设置吊耳、支座、电源接头、检查孔,电源接头连接设于筒体内部的氮化硅加热棒,所述底部锥体侧面设置底部冲压口、氧气浓度检测仪、智能测厚仪、出料口。
所述出料口与排净口连通。
所述筒体设有两个,顶部通过连接管连接煤粉入口。
本发明的优点:在设备易磨损区域(锥体)安装智能测厚仪实时在线监测,并将信号输送至中控室;设置氧气浓度检测仪,防止氧气量达到燃爆极限,当氧气浓度超标系统自动切换氮气置换,以防安全事帮的发生;按煤粉量计算均匀安装若干氮化硅加热棒,直接加热煤粉和氮气混合物,免去氮气外部加热,缩短炼铁时间,两罐并联时可以轮换加热,减少中间等待的加热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叙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筒体;2、煤粉入口;3、出料口;4、卸压口;5、氮气加压口;6、吊耳;7、支座;8、电源接头;9、氮化硅加热棒;10、检查孔;11、底部冲压口;12、氧气浓度检测仪;13、智能测厚仪;14、流化口;15、排净口;16、锥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节能安全喷煤粉系统,包括筒体1、设于筒体1底部的锥体16,筒体1顶部设置卸压口4、氮气加压口5,锥体16底部设置流化口14、排净口15,筒体1侧面设置吊耳6、支座7、电源接头8、检查孔10,电源接头8连接设于筒体1内部的氮化硅加热棒9,底部锥体16侧面设置底部冲压口11、氧气浓度检测仪12、智能测厚仪13、出料口3。
出料口3与排净口15连通。
筒体1设有两个,顶部通过连接管连接煤粉入口2。
本装置的主要工作流程如下:装料:煤粉经其上部的进料口进入喷吹罐,当装入煤粉量到达设定值之后,关闭进料阀;充压:装料结束后,使用高压氮气对喷吹罐进行充压,当压力到达设定值后,关闭高压氮气,保持喷吹罐内压力恒定,等待喷吹;喷吹:开启出料阀,喷吹罐内煤粉在喷吹罐的压力及流化风的作用下,流态化的煤粉经煤粉出料口流出喷吹罐,同时不断有氮气补入喷吹罐以保证喷吹罐中的压力稳定;卸压:当喷吹罐中的煤粉减少至设定值时关闭煤粉出料阀,停止喷吹。同时开启卸压阀,将喷吹罐中的高压氮气排出,以便进行下一循环的装料操作。
本发明在设备易磨损区域(锥体)安装智能测厚仪实时在线监测,并将信号输送至中控室;设置氧气浓度检测仪,防止氧气量达到燃爆极限,当氧气浓度超标系统自动切换氮气置换,以防安全事帮的发生;按煤粉量计算均匀安装若干氮化硅加热棒,直接加热煤粉和氮气混合物,免去氮气外部加热,缩短炼铁时间,两罐并联时可以轮换加热,减少中间等待的加热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海鹰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海鹰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08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的转移方法
- 下一篇:订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