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区水土绿化修复治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0751.7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0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杜小姣;郑明;韩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日昇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G17/00;A01G24/10;A01G24/17;A01G24/22;C04B28/12;E02D3/12 |
代理公司: | 太原新航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2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区 水土 绿化 修复 治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矿区绿化修复技术,具体是一种矿区水土绿化修复治理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矿区经过多年的开采后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问题。一种矿区水土绿化修复治理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步骤a:利用推土机将矿区地面推平并夯实;步骤b:在底土层上铺设厚度为40cm的心土层;步骤c:在心土层上铺设厚度为15cm的表土层并夯实;步骤d:在表土层上开挖若干条倒梯形沟;步骤e:在每条倒梯形沟的沟底和沟坡上均铺设厚度为10cm的枝条层;步骤f:在每条梯形垄上均开挖一条纵向沟;步骤g:在每条U形槽内均填充有机土层;步骤h:待耐旱灌木稳定成活后,将各条U形槽从纵向沟内抽出重复利用。本发明适用于矿区绿化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区绿化修复技术,具体是一种矿区水土绿化修复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矿区经过多年的开采后,其原始有机土层和地表植被会遭到严重破坏,由此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从而诱发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基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全新的矿区绿化修复方法,以解决矿区经过多年的开采后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矿区经过多年的开采后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矿区水土绿化修复治理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矿区水土绿化修复治理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
步骤a:利用推土机将矿区地面推平并夯实,然后在夯实的地面上铺设厚度为80cm的底土层并夯实;所述底土层由熟石灰、黏土、炉渣按质量比1:1:2混合而成;
步骤b:待底土层自然沉降并产生裂缝后,在底土层上铺设厚度为40cm的心土层,并由心土层将裂缝灌封;所述心土层由熟石灰、黏土、水按质量比2:4:2混合而成;
步骤c:在心土层上铺设厚度为15cm的表土层并夯实;所述表土层由熟石灰、黏土、炉渣按质量比1:1:2混合而成;
步骤d:在表土层上开挖若干条倒梯形沟;各条倒梯形沟等距平行排列,且相邻两条倒梯形沟之间形成一条梯形垄;倒梯形沟的上部宽度为1.5~2.0m、下部宽度为1.0~1.5m、深度为0.5m;梯形垄的上部宽度为0.5m、下部宽度为0.8m、高度为0.5m;
步骤e:在每条倒梯形沟的沟底和沟坡上均铺设厚度为10cm的枝条层,然后在枝条层上铺设厚度为15cm的黏土层并夯实;
步骤f:在每条梯形垄上均开挖一条纵向沟,然后在每条纵向沟内均铺设若干条首尾相接的U形槽;U形槽的槽口向上、槽底沿轴向等距开设有若干个漏水通孔;
步骤g:在每条U形槽内均填充有机土层,然后在有机土层上种植耐旱灌木;
步骤h:待耐旱灌木稳定成活后,将各条U形槽从纵向沟内抽出重复利用,同时将耐旱灌木和有机土层留在纵向沟内。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矿区水土绿化修复治理方法基于全新原理,有效恢复了矿区的原始有机土层和地表植被,由此有效避免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从而有效防止了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矿区经过多年的开采后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问题,适用于矿区绿化修复。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矿区水土绿化修复治理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
步骤a:利用推土机将矿区地面推平并夯实,然后在夯实的地面上铺设厚度为80cm的底土层并夯实;所述底土层由熟石灰、黏土、炉渣按质量比1:1:2混合而成;
步骤b:待底土层自然沉降并产生裂缝后,在底土层上铺设厚度为40cm的心土层,并由心土层将裂缝灌封;所述心土层由熟石灰、黏土、水按质量比2:4:2混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日昇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日昇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07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