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热水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55874.1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2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冯舒毅;戴馥;徐友权;吕柯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水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热水壶,包括壶体、壶盖和壶柄,所述壶盖转动连接于壶体顶部,所述壶体内设置有伸缩桶,所述伸缩桶顶部连接于壶盖上,伸缩桶底部通过弹性件与壶体底部连接,所述壶盖内设置有用于伸缩桶内水流出的通道;所述伸缩桶底部连接有可在壶体外部上下移动的滑块,滑块、伸缩桶和弹性件三者状态被配置为:当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下,伸缩桶为拉伸状态,滑块位于最高点;当滑块位于最低点时,伸缩桶收缩到壶盖内,弹性件为拉伸状态;所述壶盖内设置有相连接的加热器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通过管道分别与壶体及伸缩桶连通。本发明具有节省能耗、降低热量散失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水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热水壶。
背景技术
小型电热水壶已经成为家中必备的一款电器。电热水壶的基本加热原理是接通电源后以电热丝加热水,约5分钟水温逐步上升到100度,水蒸汽使顶部蒸汽感温元件的双金属片变形,顶开开关触点断开电源停止加热。在使用电热水壶烧水的过程中,水壶吸收的热量在传递给水时有一部分耗散在空气中,并且随着水温逐渐上升,水和环境温差逐渐加大而水壶材料又是极好的热导体,这使得水通过热传导又有一部分热量耗散在空气中。
目前,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在热水壶外层做防烫处理,以及设计双层的节能热水壶,即在原有壶体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内胆,在外层和内胆间加隔热材料。例如公开号为CN201602615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电热水壶,包括壶体、设于壶体上的发热元件和壶盖,所述壶体包括外胆和安装于外胆内的内胆,外胆和内胆之间形成一空腔,所述空腔内灌装有导热介质,所述外胆外壁涂覆有隔热保温材料,上述方案虽然增加了保温效果,但是这些材料工艺难度普遍较高,成本较高,有些还会增加重量,导致操作不方便,并且,虽然加了保温材料,但是内部仍然是沸水,和环境的温差依旧较大,漏热依旧较多,这些物理隔热方法的节能效果依然有限。
有采用沸水与冷水混合的方法,使内部成为温水,减少漏热,由于冷水没有经过高温灭菌,会导致水无法直接饮用,功能十分局限。
也有采用将热水壶内部隔开,每次只烧一半的水,当一半水煮沸后,其热能将传导给另一半,这样在下一次煮热水时就可以起到节能的作用。例如公开号为CN103431757B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换热式三仓节能电热水壶,包括壶体、壶盖、壶柄及壶嘴,所述的壶体包括三个仓室,所述的三个仓室自上而下依次为冷水仓、加热仓与换热仓;所述的换热仓还设有与壶嘴相通的出水口;所述的冷水仓与加热仓之间、加热仓与换热仓之间分别设置有隔热板,所述的隔热板上设有电磁阀;还包括导热棒,所述的导热棒依次穿过冷水仓、加热仓与换热仓;在所述加热仓内的导热棒上还包裹有隔热套;在所述的加热仓内还设有加热装置,但是这个方案导致热水壶的空间利用率非常低,每次只能利用三分之一的空间,热水壶不够轻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省能耗、降低热量散失的节能热水壶。
一种节能热水壶,包括壶体、壶盖和壶柄,所述壶盖转动连接于壶体顶部,所述壶体内设置有伸缩桶,所述伸缩桶顶部连接于壶盖上,伸缩桶底部通过弹性件与壶体底部连接,所述壶盖内设置有用于伸缩桶内水流出的通道;
所述伸缩桶底部连接有可在壶体外部上下移动的滑块,滑块、伸缩桶和弹性件三者状态被配置为:当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下,伸缩桶为拉伸状态,滑块位于最高点;当滑块位于最低点时,伸缩桶收缩到壶盖内,弹性件为拉伸状态;
所述壶盖内设置有相连接的加热器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通过管道分别与壶体及伸缩桶连通。
本方案将热水壶内的水分成两个区块,利用弹性件弹力拉伸缩桶将壶体内一部分的水运至加热区域,先煮沸一部分的水,使煮沸的水和下一部分的冷水进行热交换,将冷水变成温水,再加热温水部分,此时加热温水所耗费的能量大大小于直接加了冷水的能量,加热沸腾的温水再次与下一部分的冷水进行热交换,如此循环,直至所有水烧完,大大节省了能量消耗,并且可以直接得到可以引用的温水,同时温水与外界温度存在较小的温差,大大降低热量的散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58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输电线触点温度磁法检测方法
- 下一篇:二氧化碳利用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