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霉素降解菌铜绿假单胞菌RJJ-1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453353.2 申请日: 2020-05-25
公开(公告)号: CN111893052B 公开(公告)日: 2022-06-24
发明(设计)人: 沈云鹏;任建军;邓留杰;王珍珠;李志杰;何松;董丽萍;梁硕;罗成;韩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 常州大学;伊犁川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02F3/34;A62D3/02;A62D101/26;A62D101/28;C02F101/34;C02F101/38;C12R1/385
代理公司: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代理人: 李高峡;张娟
地址: 213164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红霉素 降解 铜绿 假单胞菌 rjj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环境修复领域。本发明的铜绿假单胞菌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9234,对红霉素具有极强的降解能力,将其应用于红霉素发酵菌渣无害化处理,水体、土壤修复具有很好的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环境修复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红霉素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红霉素药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严重污染的菌渣,其主要成分是培养红霉素产生的菌丝体、废弃培养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降解红霉素菌以及少量的红霉素等。

菌渣中残留的红霉素会进入土壤和水体,影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并且在动物体内蓄积的红霉素也会随食物链逐级积累被人体摄入,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严重时引起食物中毒,甚至带来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危害。另一方面,在被感染土壤中生长的食物会对人体肠道内微生物生态失衡,使致病菌大量繁殖,危害人体健康。

目前红霉素菌渣处理方法大致有:焚烧处理、厌氧消化技术处理、饲料化处理、肥料化处理、菌渣提纯、能源化处理等。但是这些处理方法成本高、操作繁琐费力、能量消耗大。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又名绿脓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正常人皮肤、肠道和呼吸道,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目前文献提及将铜绿假单胞菌与其他菌株组合用于降解红霉素:公布号为CN109609411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菌群,它是由蜡样芽胞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组成,该复合菌群3天内可降解红霉素90%左右。经仔细分析发现,该专利申请有关红霉素降解的试验例有违常识,并不可信:它首先将红霉素粉末用甲醇溶解至浓度100mg/L,再按投菌量4%加入微生物菌群,于第3天检测红霉素剩余量。可见,这降解试验期间,微生物菌群处在96%(v/v)的甲醇溶液中。而本领域公知的,甲醇是一种有毒的有机溶剂,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微生物无法在96%(v/v)的甲醇溶液中生存,更不可能在其中降解红霉素。因此,目前还没有关于铜绿假单胞菌用于降解红霉素的可靠的报道,更没有单独使用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作为唯一活性菌种)用于降解红霉素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株降解红霉素能力强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以及铜绿假单胞菌在降解红霉素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绿假单胞菌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19234。

铜绿假单胞菌在降解红霉素中的用途。

如前述的用途,铜绿假单胞菌是用于降解红霉素的唯一活性菌种。

如前述的用途,所述铜绿假单胞菌是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234的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在制备降解红霉素的菌剂中的用途。

进一步的,所述菌剂中,铜绿假单胞菌是用于降解红霉素的唯一活性菌种;

进一步的,所述铜绿假单胞菌是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234的铜绿假单胞菌。

一种用于降解红霉素的菌剂,所述菌剂以铜绿假单胞菌为活性成分。

如前述的菌剂,所述菌剂以铜绿假单胞菌为降解红霉素的唯一活性菌种。

如前述的菌剂,所述铜绿假单胞菌是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234的铜绿假单胞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伊犁川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大学;伊犁川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33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