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灰窑内衬专用高强耐磨高铝砖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9754.0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5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郭占军;张宏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亚细亚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01 | 分类号: | C04B35/101;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蔡奂 |
地址: | 45237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灰窑 内衬 专用 高强 耐磨 高铝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灰窑内衬专用高强耐磨高铝砖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包括如下组分,熟铝矾土50~60份、电解铝灰25~35份、优质焦宝石0~10份、耐高温无机纳米复合粘接剂10~20份、二氧化钛细粉0~5份、纳米陶瓷3~10份。本发明属于石灰窑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熟铝矾土与电解铝灰复配,添加二氧化钛使高铝砖致密化,通过添加纳米陶瓷改善其储热性能,便于降低石灰窑的能耗,并借助高温无机纳米复合粘接剂对原料粘接的石灰窑内衬专用高强耐磨高铝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灰窑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石灰窑内衬专用高强 耐磨高铝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钢铁工业、电力工业、医药行业、化工行业等工业都是石灰消耗大户,近 两年这几个行业都是高速发展的行业。每年的产量基本都是以20%以上的速度 增长,可它们需要的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石灰确却没有相应增长,所以造成 了石灰的紧张,从而剌激了石灰窑的大量上马。石灰烧制温度大都在1200℃以 上,因而石灰窑本体用耐火砖必须承受高温,同时石灰窑工作中石料冲刷内 壁,这就要求耐火砖就有高强耐磨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价格较为低廉的生铝矾土与电 解铝灰复配,添加二氧化钛使高铝砖致密化,通过添加纳米陶瓷改善其储热性 能,便于降低石灰窑的能耗,并借助高温无机纳米复合粘接剂对原料粘接的石 灰窑内衬专用高强耐磨高铝砖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石灰窑内衬专用高 强耐磨高铝砖,以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包括如下组分,熟铝矾土50~60份、 电解铝灰25~35份、优质焦宝石0~10份、耐高温无机纳米复合粘接剂10~20 份、二氧化钛细粉0~5份、纳米陶瓷3~10份。
进一步地,以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包括熟铝矾土50份、电解铝灰25 份、优质焦宝石5份、耐高温无机纳米复合粘接剂13份、二氧化钛细粉2 份、纳米陶瓷5份。
进一步地,所述熟铝矾土中氧化铝的质量含量≥65%,所述熟铝矾土粒度为 100~150目。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铝灰中氧化铝的含量≥80%。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陶瓷的粒度为0.1~0.5mm。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石灰窑内衬专用高强耐磨高铝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 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秤取熟铝矾土50~60份、电解铝灰25~35份、优 质焦宝石0~10份、耐高温无机纳米复合粘接剂10~20份、二氧化钛细粉
0~5份、纳米陶瓷3~10份,并倒入容器中搅拌混合均匀;
2)将步骤1中制得的均匀料倒入模具中,采用压砖机机压成型;
3)将步骤2中成型的胚体于60~80℃下烘干,之后装窑烧结,烧结温度为 1510~1540℃。
进一步地,所述烧结用窑为隧道窑。
进一步地,所述压砖机为1000吨级别的压砖机。
本发明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石灰窑内衬专 用高强耐磨高铝砖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熟铝矾土与电解铝灰复配作为高铝砖的 铝源,掺杂二氧化钛并在高温烧结下,改善高铝砖致密度,从而使高铝砖耐压 强度得到改善,通过掺杂优质焦宝石改善高铝砖的耐磨性能,通过添加纳米陶 瓷改善其储热性能,降低石灰窑的能耗,耐高温无机纳米复合粘接剂与基体耐 火材料热膨胀系数相当,有利于改善了耐高温材料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通 过上述方法制得的高铝砖,含铝≥65%(以Al2O3质量百分数计),耐压强度 大于70MPa,0.2MPa下荷重软化温度不低于1460℃,体积密度不小于2.3 g/cm3,耐火温度不低于17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亚细亚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亚细亚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97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