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品防伪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49219.5 | 申请日: | 2020-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8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中本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F21/60;H04L9/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23500 陕西省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品 防伪 方法 系统 | ||
一种产品防伪方法及系统属于防伪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使用防伪码验证信息的产品防伪方法。本发明是利用产品防伪平台将产品信息转换的数字及其孪生数字与顺序码组成产品编号,再用数据加密秘密技术将产品编号加密、签名,然后生成产品防伪码,消费者扫描该产品防伪码后产品防伪平台依据签名、孪生数字判断真伪。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伪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使用防伪码验证信息的产品防伪方法。
背景技术
防伪技术是为了达到防伪目的而采取的措施,它在一定范围内能准确鉴别产品真伪。假冒产品猖獗泛滥多年,严重损害了正规产品的效益和产品信誉,侵犯消费者消费权益,扰乱市场,偷逃税款,成了困扰全球的毒瘤。为了防止产品被假冒,人们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精美包装、二维码、水印、镭射、涂层密码、区块链加密、芯片防伪等技术,制作一些难以仿制的标签或包装材料(如特殊的酒瓶盖子),人们借助于这些难以仿制的标签或包装材料,判断物品的真伪。这些标签或包装材料都具有一定的防伪效果,但防伪效果十分有限。包装印制精美已成所有产品标配,无论正品假冒,其包装大都精美有余甚至是过度包装,大大增加商品成本的同时还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二维码(包括条码和变形二维码)只是对产品进行连续编号,造假者只需解析出其编码规则即可造假,而且其验证方式都是与数据库中存储数据比对,如果造假者攻击该数据库并放入伪造数据,则假冒产品也就变身为正品;水印、镭射、涂层密码等标签目前均可找到厂家订制,对造假者已无门槛可言;区块链防伪在业内的通行说法是“防伪溯源”,区块链技术能直接实现的功能是“溯源”而不是“防伪”,两者并不能完全等同,且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防伪溯源,如果链上某个厂商(节点)故意用假货替换正版商品,这样也会让溯源效果失效;芯片防伪其实与二维码差不多,只是将二维码换成了防伪芯片,而防伪芯片跟做商品包装一样,可以订做,防伪漏洞显而易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的防伪方法,以克服现有防伪方法之不足,防止别人仿冒,实现保护正品,打击假冒的防伪效果。
本发明的实现方法是依据数据加密专有方法和数字签名专有方法,应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开发、搭建防伪系统平台,对产品信息生成的规律数据加密,然后生成镶嵌有统一标志的产品防伪码并将其附着于产品或其包装上,消费者利用防伪系统平台确定的扫描软件扫描产品防伪码即可辨别产品真伪。
本发明实施以后,产品只需进行适度包装,利用本发明即可让假冒产品无处遁形,实现护品牌、打假冒的防伪目标。
附图说明
图1是用户申请注册页面;图2是后台输入参数页面;图3是产品信息输入页面;图4是产品信息数据串构成图:401--产品名称402--产品批次403--产品规格;图5是产品防伪码祖数据串构成图:501--产品信息数据串502--子数据串;图6是产品防伪码原始数据串构成图:601--产品防伪码祖数据串602--顺序码;图7是产品防伪码样码;图8是产品防伪码扫描结果显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与图示本发明原理的附图一起提供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限定,并且本发明涵盖诸多替代、修改和等同物,在下文描述中阐述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出于示例的目的而提供这些细节,并且无这些细节中的一些或者所有细节也可以根据权利要求书实现本发明。
1、依据数据加密专有技术开发数据加/解密软件;
2、依据数字签名专有技术开发数字签名软件;
3、自主开发用于生成产品防伪码的系统软件和用于识别产品防伪码的系统软件;
4、建成产品防伪平台;
5、如图1所示,申请人向产品防伪平台提出申请并提供真实信息,等待平台审核、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中本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汉中本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92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