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亚胺太阳能网版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48996.8 | 申请日: | 2020-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9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厚;潘国虎;周刚;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盛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15/36 | 分类号: | B41F15/36;B41C1/14;B41N1/24;H01L31/0224;C09J17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亚胺 太阳能 | ||
一种聚酰亚胺太阳能网版,包括网框(7)和聚酯丝网(2),所述聚酯丝网(2)绷设在网框(7)的底部,聚酯丝网(2)的中心设有丝印图案区,聚酯丝网(2)为回字形;还包括金属丝网(4)、热熔胶膜层(6)和聚酰亚胺膜(1);所述聚酰亚胺膜(1)固定在金属丝网(4)的底面上,聚酰亚胺膜(1)与金属丝网(4)之间设有高分子粘合剂层(8),聚酰亚胺膜(1)上设有多个线槽(11),线槽(11)组成印刷图案;所述金属丝网(4)的顶面固定在聚酯丝网(2)上,金属丝网(4)大于丝印图案区,金属丝网(4)覆盖丝印图案区,回型区域(5)由聚酯丝网(2)和热熔胶膜层(6)组成,回型区域(5)和丝印图案之间的区域(3)为五层结构,依次为聚酯丝网(2)、热熔胶膜层(6)、金属丝网(4)、高分子粘合剂层(8)和聚酰亚胺膜层(1)。所述热熔胶膜层(6)的四角为弧形角。所述热熔胶膜层(6)靠近网框的边缘为锯齿状、波浪形或梯形结构。所述线槽引料口的尺寸小于出料口的尺寸,线槽的剖面形状为梯形,且梯形的α角为75‑85°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网版,具体公开了使用热固性粘合剂和聚酰亚胺膜的太阳能网版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网版技术近几年更新较快,现有太阳能晶体硅电池片印刷用网版,图案部分或全部采用重氮型感光材质,经过紫外线曝光、显影,曝光过程中,被紫外线照射部分,感光材料的化学分子结构发生交联固化,不再具有水溶性,而被菲林底片遮挡部分,没有被紫外线照射,依然具有材料本身超强的水溶性,曝光后的网版经过水冲洗后,形成“阴阳图”构成图案,达到可以印刷的效果。但是这种太阳能晶体硅电池片印刷用网版制版工艺的流程复杂、繁多,制版过程中对环境的洁净度、温度、湿度要求非常苛刻,成品率不足50%,网版制作成本极高,并且很难下降。
近几年,非感光性网版兴起,该网版具有精度高、耐用性好等优良特点,各个公司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非感光性网版的制造原理中,通过交错编织多条经、纬线以形成一网布后,再将网布拉伸固定至一网框上,之后于网布上涂布并形成一高分子材料层,最后通过激光蚀刻方式去除部分高分子材料层,以形成印刷时所需的开口图案。进行网版印刷时,操作者能利用刮刀施压进而刮印印墨,使得印墨透过镂空的网孔及开口图案在被印物上印上图案,以达到印刷的目的。
传统的丝网印刷工艺制作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的特点是:利用印刷网版的通透性,使导电浆料(一般为银浆)在刮板的压力下透过网版,从而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上形成具有一定高度和间距的电极图案。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图案的结构包括细栅线和主栅线,细栅线的作用是收集电池片表面由于太阳光照所产生的光生电流,而主栅线的作用是汇集并导出由细栅线收集的电流。由于细栅线和主栅线会在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占据一定的表面积并粘附在电池片表面,这会对太阳能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制作工艺上对细栅线和主栅线的制作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于细栅线,不仅要求具有更窄更高和更平整的表面形貌,也要求细栅线具有更低的接触电阻和体电阻,这就要求细栅线的导电浆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印刷性能,使印刷出来的细栅线具有更好的印刷塑性而不致于在后续的烘干和烧结过程塌陷。同时,还需避免在印刷过程中产生的断栅和虚印等问题,上述技术要求对太阳能网版丝印图案区的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对于组成印刷图案的线槽位于刮刀面的开口即引料口尺寸与位于贴印面的出口即出料口的尺寸,二者大小不一。如果引料口的尺寸大于出料口的尺寸,线槽的剖面形状为倒梯形,如果大小相同,则为长方形。如果引料口的尺寸小于出料口的尺寸,线槽的剖面形状为梯形。如果是倒梯形,固然具有出墨速度快且稳定的特点,但申请在实际生产中研究中偶然发现由于此时印刷出来的银浆栅线横截面为倒梯形,在后续的烧结工艺中由于倒梯形的不稳定性,导致栅线出现容易坍塌的问题。如果是梯形,存在出墨不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解决网版使用寿命的基础上,同时对热熔胶膜层的形状以及线槽剖面形状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选择合适形状的热熔胶膜层和合适的梯形角度,同时获得了网版结构稳定、出墨效果问题且银浆栅线烧结稳定性好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盛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盛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89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型消泡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长钢轨运输装卸车及其组成的运输车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