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用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45528.5 | 申请日: | 2020-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8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剑;孙炎森;马融;刘磊;李春兰;张小云;张战锋;刘伟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9/54 | 分类号: | G06F9/54;G06F9/48;G06F9/50;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 11354 | 代理人: | 张峰 |
| 地址: | 10001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用 请求 处理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用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接收到来自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通发送的调用请求时,将调用请求写入无锁环形缓冲区;通过第一线程从无锁环形缓冲区中读取调用请求,并处理调用请求。本方案中,通过将接收到的调用请求存入无锁环形缓冲区,并由处理线程从无锁环形缓冲区获取调用请求并处理,实现了对多个调用请求的并行处理,有效的提高了对调用请求的处理效率,更好的满足了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调用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RPC)是一种通过网络从远程计算机程序上请求服务,而不需要了解底层网络技术的协议。
目前,在RPC通讯中,服务端一般对客户端发出的调用请求进行同步处理,即需要等当前的调用请求处理完成后才开始处理下一个调用请求,导致服务端对调用请求的处理效率低,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旨在至少能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用请求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来自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通发送的调用请求时,将调用请求写入无锁环形缓冲区;
通过第一线程从无锁环形缓冲区中读取调用请求,并处理调用请求。
可选地,将调用请求写入无锁环形缓冲区,包括:
通过第二线程将调用请求写入无锁环形缓冲区。
可选地,若第二线程的数量为一个,通过第二线程将调用请求写入无锁环形缓冲区,包括:
将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发送的调用请求按照请求顺序加入请求队列;
通过第二线程将请求队中的调用请求依次写入无锁环形缓冲区。
可选地,若第二线程的数量为至少两个,通过第二线程将调用请求写入无锁环形缓冲区,包括:
通过第二线程将请求队中的调用请求并行写入无锁环形缓冲区。
可选地,无锁环形缓冲区包括至少两个,将调用请求写入无锁环形缓冲区,包括:
对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通发送的调用请求进行负载均衡,将负载均衡后确定出的调用请求写入对应的无锁环形缓冲区。
可选地,来自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通发送的调用请求在经过负载均衡后被发送给对应的服务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用请求的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写入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来自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通发送的调用请求时,将调用请求写入无锁环形缓冲区;
处理模块,用于通过第一线程从无锁环形缓冲区中读取调用请求,并处理调用请求。
可选地,写入模块在将调用请求写入无锁环形缓冲区时,具体用于:
通过第二线程将调用请求写入无锁环形缓冲区。
可选地,若第二线程的数量为一个,写入模块在通过第二线程将调用请求写入无锁环形缓冲区时,具体用于:
将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发送的调用请求按照请求顺序加入请求队列;
通过第二线程将请求队中的调用请求依次写入无锁环形缓冲区。
可选地,若第二线程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写入模块在通过第二线程将调用请求写入无锁环形缓冲区时,具体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55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