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持续改善聚酯-酰胺共聚物黄变的方法及其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39851.1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8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祁梦燕;郑柳春;李春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L77/12 | 分类号: | C08L77/12;C08K5/00;C08K5/20;C08K5/3475;C08K5/134;C08K5/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静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持续 改善 聚酯 共聚物 方法 及其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持续改善聚酯‑酰胺共聚物黄变的方法以及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由乙醛清除剂、抗氧剂和光稳定剂组成。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所述聚酯‑酰胺共聚物与所述组合物共混,得到聚酯‑酰胺共聚物的组合物。本发明通过合理选择乙醛清除剂、抗氧剂和光稳定剂的种类和添加含量,三者在聚酯‑酰胺共聚物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可产生协同作用,使其维持稳定的色泽。本发明提供的持续黄变改善的聚酯‑酰胺共聚物组合物,能够在热加工和长期使用过程中维持较为稳定的色泽,减缓了黄色持续加深的现象,在作为服装纤维材料使用时,同时保证了穿着的舒适度和颜色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持续改善聚酯-酰胺共聚物黄变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将乙醛清除剂、抗氧化剂和光稳定剂与聚酯-酰胺共聚物进行混合持续抑制聚酯-酰胺共聚物发黄的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获得的聚酯-酰胺共聚物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聚酯-酰胺共聚物(polyesteramide,PETA)是将聚酯与聚酰胺共聚得到的聚合物。与聚酯相比,由于聚酯-酰胺共聚物通过酯-酰胺交换反应引入了亲水性和染色性能优异的聚酰胺链段,既保留了聚酯纤维优良的抗皱保型性能,又提高了亲水性和染色性能,作为服装纤维应用时,显著提高了其舒适度和染色性能。
虽然聚酯-酰胺共聚物纤维综合了两类服装用纤维的良好性能,但其出现了意料之外的黄变问题,所得共聚物呈淡黄色,且随贮存时间和使用时间的增加黄色逐渐加深。聚酰胺耐光、热老化性能不佳,酰胺键及其相邻键易降解导致生色基团生成,导致聚酰胺在聚合、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发生黄变。与单一组分聚酰胺相比,聚酯-酰胺共聚物纤维黄变程度更为严重,这是因为高温条件下聚酰胺链端的伯胺基团与聚酯热降解产生的乙醛反应形成席夫碱,席夫碱缩合更多乙醛形成生色的共轭亚胺。由于共聚物链段中聚酰胺光、热稳定性差,使用过程中会持续降解形成新的伯氨基并导致黄变程度增加。这严重影响了聚酯-酰胺共聚物作为服装纤维的使用效果。专利CN109957107A报道了通过控制聚合条件降低聚酯-酰胺共聚物黄度的方法,但仅控制聚合条件得到的聚酯-酰胺共聚物仍无法避免在长期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持续黄变。
专利CN100404598A、CN102300915A、CN105143328A、CN108026324A、报道了使用乙醛清除剂降低瓶级PET中乙醛含量的方法,其中涉及的乙醛清除剂主要为邻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与聚酯共混时能够结合游离乙醛从而有效降低乙醛含量,并且使用时不对聚酯制品颜色造成影响。
对于聚酯或聚酰胺的单一体系,通过在聚合和加工过程中添加助剂可改善其在热加工过程和长期使用中的老化。使用抗氧化剂,如受阻酚类抗氧化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可以消除自由基从而中断链式反应或者分解氧化降解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氢中间体结构,从而阻止进一步氧化。此外还有光稳定剂的使用,如二苯甲酮类,苯并三唑类和苯并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能够形成可逆氢键环消耗吸收的光能,从而提高聚合物的光稳定性。对于乙醛清除剂、抗氧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协同降低聚酯-酰胺体系发黄的作用尚未见文献报道。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持续改善聚酯-酰胺共聚物黄变的方法。该方法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效果好,有利于工业生产,使用该方法获得的聚酯-酰胺共聚物的组合物在加工和长期使用过程中黄变程度得到有效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持续改善聚酯-酰胺共聚物黄变的组合物。
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物由乙醛清除剂、抗氧剂和光稳定剂组成,其中,乙醛清除剂、抗氧剂和光稳定剂的质量比依次为1:(0.02-40):(0.02-40);优选质量比为依次为1:(0.125-6):(0.125-6)。
本发明所述的乙醛清除剂为邻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98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