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坝混凝土预应力锚索爆破拆除取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39742.X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7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敏;陈祖荣;蒋亨强;朱晓秦;孟继慧;刘振宇;赖建文;罗瑞;池国彪;林立;胡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1***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坝 混凝土 预应力 爆破 拆除 取样 方法 | ||
一种大坝混凝土预应力锚索拆除取样方法,其要点在于,自上而下,逐层向下爆破拆除,爆破孔布置均应避开锚索位置,其拆除方法为:在整体混凝土爆破拆除前,利用破碎锤破碎锚索墩,自然卸除锚索内部张力,在实施爆破拆除前对取样锚索的水平位置进行定点标记;爆破前对坝体表面进行安全防护;精确爆破,出渣作业;对取样锚索墩残余混凝土用破碎锤进行破碎,取样锚索被完整清理出来后进行转运存放。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快捷方便,节省机械设备,工艺安全,不影响锚索各种性能,为锚索研究提供客观试样。对取样锚索进行研究实验,根据锚索宏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得到相关研究参数,从而进行锚索的安全评价和寿命预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用施工技术,尤其属于水电工程预应力锚索拆除取样方法。
背景技术
预应力锚索是一种把钢绞线埋入大型建筑物或岩层内部进行预加应力的施工技术,传递主体结构的支护应力到深部的主动支护方式。被结构锚固的结构物能更有效地承受负荷产生的拉力和剪力,而且这些力的传递深度也比未经锚固结构的作用大得多。
世界上大规模水工建筑物应用预应力锚索并获得成功的典型示例是20世纪30年代阿尔及利亚舍尔法大坝的加高加固工程。此后越来越多的水工建筑物工程应用预应力锚索技术。
我国的水工建筑物预应力锚索技术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4年安徽省梅山水库在基石坝基的加固中,首次成功的应用了预应力锚索,此后,大吨位预应力锚固技术逐渐在基坑的支护、道路桥梁、水利水电等工程施工中推广应用。
伴随预应力锚索锚固技术的广泛应用,工程实践中大量的出现了锚固工程失稳事故。国内有关专家对锚索失效现象进行了研究调查,归纳得出:锚索应力腐蚀在锚索失效中占相当大的分量。(注:应力腐蚀是指预应力锚索由于受到拉应力及侵蚀环境的作用,引起钢绞线锚索变脆的一种腐蚀)
目前对预应力锚索的研究内容仍限于预应力变化规律和失效原因及影响因素方面,对预应力锚索的应力腐蚀机理尚不明确,关于锚索的耐久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可供研究的预应力锚索样本少,未损坏的的预应力锚索样本几乎没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坝混凝土预应力锚索拆除取样方法,实现在大坝混凝土预应力锚索安全拆除过程中,对部分锚索进行取样施工,为锚索研究提供试样。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坝混凝土预应力锚索拆除取样方法,其要点在于,自上而下,逐层向下爆破拆除,爆破孔布置均应避开锚索位置,其拆除方法为:
1.1)在整体混凝土爆破拆除前,利用破碎锤破碎锚索墩,自然卸除锚索内部张力,检查锚索收缩情况,评估内部残余张力以指导后续锚索拆除;
1.2)在实施爆破拆除前对取样锚索的水平位置进行定点标记;
1.3)坝体爆破前对坝体表面进行安全防护;
1.4)在精确爆破后进行爆破后安全检查,清理哑炮、盲炮,在确定安全后进行挖机出渣作业,在出渣过程中重点观察锚索位置,防止挖机破坏锚索及锚索掉入库区;
1.5)锚索清理出来后对取样锚索墩残余混凝土用破碎锤进行破碎,严禁暴力破碎,注意对锚索进行保护,取样锚索被完整清理出来后进行转运存放。
1.6)重复1.1-1.5的步骤对大坝混凝土预应力锚索逐层向下爆破拆除;达到所需拆除高程后将锚索全部割除。
本发明在保证绝对安全的情况下,不破坏取样锚索固有特征,为锚索研究提供客观试样,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快捷方便,节省机械设备的特点。
步骤1.1中所述的检查锚索收缩情况是指:在整体混凝土爆破拆除前,测量锚索外露端头长度,利用破碎锤破碎锚索墩,自然卸除内部张力,再次测量锚索外露端头的长度,二者的差为收缩长度,待锚索不再收缩时,停止破碎锚索墩,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97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湿度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柴油机油气分离的回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