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oT网关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38975.8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0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锋;沈振杰;姜晓华;吕泰良;夏存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融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66 | 分类号: | H04L12/66;H04W12/03;H04W12/06;H04W88/16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程开生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ot 网关 通信 方法 | ||
1.一种IoT网关通信方法,用于接入智能设备并且实现双向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所要交互的智能设备的类型进行创建IoT网关并且选择相对应的通信方式和通信协议解析器;
步骤S2:运行IoT网关;
步骤S3:IoT网关在运行成功后开始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工作;
步骤S4:通过IoT网关对智能设备进行反向控制;
步骤S4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4.1:IoT网关接收对智能设备下发的控制命令并且将控制命令发送到事件总线;
步骤S4.2:事件总线触发事件处理器并且将通信方式转换为智能设备支持识别的报文;
步骤S4.3:报文通过智能设备通信服务发送到智能设备并且等待智能设备的反馈;
步骤S4.4:将智能设备的反馈按照反馈事件发送到事件总线并且事件总线触发事件处理器;
步骤S5:智能设备通信服务设有重连和安全机制;
步骤S5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5.1:智能设备通信服务设有断线重连机制以确保24小时不间断运行;
步骤S5.2:智能设备通信服务设有加解密和压缩功能;
步骤S5.1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5.1.1:IoT网关启动服务检查定时任务;
步骤S5.1.2:服务检查定时任务检查每个服务的连接状态并且尝试发送通信指令;
步骤S5.2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5.2.1:发送过程中首先进行数据压缩;
步骤S5.2.2:将压缩后的数据进行加密并且传输;
步骤S5.2.3:接收过程中首先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解密;
步骤S5.2.4:将解密后的数据进行解压缩生成明文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oT网关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1.1:将创建完成后的IoT网关进行调试;
步骤S1.2:IoT网关和智能设备的通信方式包括TCP、UDP、MQTT、REST API;
步骤S1.3:通信协议解析器将智能设备的协议解析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
步骤S1.4:对统一的数据格式进行定义并且支持异步交互的通信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IoT网关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1.1.1:将安装的智能设备和IoT网关进行通信连接;
步骤S1.1.2:完成IoT网关配置信息并且注册唯一识别码和生成动态密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IoT网关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2.1:启动IoT网关并且IoT网关根据注册的唯一识别码和生成的动态密钥进行身份验证;
步骤S2.2:在身份验证通过后IoT网关发送命令到智能设备来获取智能设备的控制参数;
步骤S2.3:IoT网关启动定时任务;
步骤S2.4:根据智能设备的类型和通信方式启动与智能设备相对应的通信服务并且加载通信协议解析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IoT网关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3.1:智能设备通信服务将智能设备主动上报的数据发送到事件总线;
步骤S3.2:定时任务轮询查询智能设备并且将查询到的结果发送到事件总线;
步骤S3.3:数据和结果到达事件总线后触发相应的通信协议解析器并且通信协议解析器进行解析,按照步骤S1.4中定义的数据格式发送到事件总线;
步骤S3.4:通过通信协议解析器解析后的数据和结果到达事件总线后触发相应的事件处理器并且事件处理器转发到后台服务器;
步骤S3.5:将重要数据放置于数据库进行存库处理并且在收到事件处理确认命令后将数据从数据库中删除;
步骤S3.6:如果发送失败或者在设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事件处理确认命令,则会重新将数据库中未处理的数据进行转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融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融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897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PID的跟车方法
- 下一篇:基于信号RSSI的设备群体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