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逃生艇试验舱和实舱更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38721.6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1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韩杰;赵建国;韩守军;荆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85/00 | 分类号: | B63B85/00;B63B73/10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26652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逃生 试验 更换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逃生艇试验舱和实舱更换的方法,涉及饱和潜水安全救生技术领域。步骤包括:逃生艇的上外壳选取切割线,切割线距离上外壳拐角大于150mm;沿切割线在切割处上外壳的外侧制作限位板,随后确定限位孔并固定螺栓螺母;拆卸螺栓和限位板,用吊带连接上壳体并在非受力状态下拉直吊带,沿切割线切割后吊离切割部分的上壳体;拆除高压逃生艇内的试验舱的固定螺栓,并将试验舱吊离;高压逃生舱吊入逃生艇内,并安装固定;将切割部分的上壳体吊至原安装位置,并通过限位板和螺栓固定;以切割线为中心打磨出坡口,在坡口处糊制连接固定,固化后拆除限位板并处理上壳体内侧,并在表面喷涂胶衣。该方法简化了换舱过程,保证了水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饱和潜水安全救生和船舶制造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压逃生艇试验舱和实舱更换的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压逃生艇是一种将高压逃生舱与耐火型玻璃钢救生艇集成在一起、专门用于从事饱和潜水的潜水员在减压过程中遭遇突发情况时逃生用的紧急救生、撤离装置。高压逃生艇制作完成后需进行一系列的试验来验证其性能,特别是需按照MSC.81(70)的要求,需进行碰撞试验等破坏性试验。由于高压逃生舱内装有很多精密仪器、仪表,价格昂贵,如在高压逃生艇内安装实舱进行试验,可能会对仪器、仪表造成伤害,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在试验时一般采用模拟试验舱来代替实舱来进行各项试验。试验完成后,再将试验舱更换为高压逃生舱。
高压逃生艇的艇体材料多为玻璃钢,由下外壳、下内壳、上外壳、下内壳4个壳体组成,制作时下外壳与下内壳、上外壳与上内壳分别合拢,合拢后的上、下壳体再通过螺栓机械连接与玻璃钢糊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合拢。模拟试验舱的重量占高压逃生艇总重量的一半以上,且在高压逃生艇内占据了大部空间,在将模拟试验舱更换为实际高压逃生舱时,没办法将模拟试验舱从高压逃生艇已有的开口处取出,只能将高压逃生艇上壳取下来,再将模拟试验舱从逃生艇顶部吊出来后安装实舱。
现有的实舱更换方法中,在取出试验舱时,会在原高压逃生艇上、下壳体合拢位置进行拆除,即先将合拢时的固定螺栓卸下,再破坏合拢处糊制、粘接的玻璃钢后将上壳取下,原合拢边处于上外壳、下外壳、下内壳三个玻璃钢壳体交汇连接处,为保证整个高压逃生艇的水密性及强度,合拢边处玻璃钢已完全将上外壳、下外壳及下内壳粘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无论是分开还是换舱后重新修复,都需要处理三个壳体的连接,所以存在很大的困难,这种拆卸方式相当费时费力,而且还会导致上外壳、下外壳及下内壳合拢边遭到严重破坏。拆除后需重新对上、下壳合拢边重新进行修复,如破坏较严重,可能还要将上外壳和下外壳已安装的舾装件拆掉,重新放置到各自的胎具中再进行修复。且由于玻璃钢材料比金属材料刚性要差很多,修复后的上、下壳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变形。合拢缝处螺栓固定在预埋铁上,拆卸后再固定可能造成位置偏差,所以换舱后再合拢很难保证艇体的水密性。现有的换舱方法,不仅增加了更换成本还费时费力,为此需要对现有的更换实舱的方法做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简化高压逃生舱的换舱过程,保证了逃生艇的水密性,使修复过程更加简便,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逃生艇试验舱和实舱更换的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压逃生艇试验舱和实舱更换的方法,步骤包括:
步骤1.确定逃生艇的上外壳的切割线,所述切割线距离上外壳拐角大于150mm;
步骤2.沿所述切割线在切割处上外壳的外侧制作多个限位板;
步骤3.确定限位孔,在限位板上钻设限位孔,并在限位孔处固定螺栓和螺母,标记位置后拆卸螺栓和限位板;
步骤4.用吊带连接上壳体和吊车,并拉直吊带,沿切割线切割,切割后吊离切割部分的上壳体;
步骤5.拆除高压逃生艇内的固定试验舱的固定螺栓,并将试验舱吊离逃生艇;
步骤6.将高压逃生舱吊入逃生艇内,位置对应后安装固定高压逃生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87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步法合成二氟草酸硼酸钠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鸡肝脆粒产品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