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铜箔生箔一体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36622.4 | 申请日: | 2020-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2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 发明(设计)人: | 包能远;张晋业;李旭东;任智顺;刘伟;王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23/26 | 分类号: | B65H23/26;B65H23/34 |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范威 |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箔 一体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铜箔生箔一体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导向辊、张力辊,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弧形辊,蜗轮蜗杆机构;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相对的设置在机架上,并且位于导向辊与张力辊之间;弧形辊包括芯轴、辊套,芯轴为截面为弧形的轴体,芯轴的一端安装在第一支座上,辊套套装在芯轴上,辊套两端均连接有套装在芯轴上的轴承;蜗轮蜗杆机构设置在第二支座上,蜗杆与芯轴的另一端连接。本发明能够消除生产过程中因面密度的变化、线速度的调整、张力的波动、设备精度跳动、铜箔内在质量的变化等因素形成的褶皱问题,达到连续收卷,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铜箔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铜箔生箔一体机。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所用铜箔厚度通常多在6-8μm之间,极薄的产品在制程中若略微存在横向面面密度不均,传动辊面受力不一,辊系水平精度、平行精度存在偏差,铜箔经过张力控制的张力辊辊面就会出现横向松弛或张紧现象,立刻出现打折现象,影响铜箔正常收卷,形成产品报废。
防止褶皱现象是铜箔生产期初环节面临的严峻技术难题,消除褶皱达到连续稳定收卷是锂电铜箔生产的基础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铜箔生箔一体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锂电铜箔生箔一体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导向辊、张力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弧形辊、蜗轮蜗杆机构;所述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相对的设置在机架上,并且位于导向辊与张力辊之间;所述弧形辊包括芯轴、辊套,所述芯轴为截面为弧形的轴体,所述芯轴的一端安装在第一支座上,所述辊套套装在芯轴上,所述辊套两端均连接有套装在芯轴上的轴承;所述蜗轮蜗杆机构设置在第二支座上,所述蜗杆与芯轴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辊套为中空圆筒形,所述辊套外表面包覆硅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结构相同,均包括:支架以及环形支撑板,所述环形支撑板的下端固定在支架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座的环形支撑板套装在芯轴的一端外,所述第二支座的环形支撑板套装在蜗轮外,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芯轴的中间顶部到两端点连线的垂直距离为1.2mm。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辊与弧形辊之间的距离为导入距离,所述弧形辊与张力辊之间的距离为导出距离,所述导出距离为弧形辊辊径的1.5倍,所述导入距离为导出距离的2倍及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芯轴长度为1945mm,直径φ120;所述辊套长度为1500mm。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锂电铜箔生箔一体机,应用在锂电铜箔生产中,能够消除生产过程中因面密度的变化、线速度的调整、张力的波动、设备精度跳动、铜箔内在质量的变化等因素形成的褶皱问题,达到连续收卷,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减少设备维护频次,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弧形辊与两个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弧形辊与蜗轮蜗杆机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锂电铜箔生箔一体机,包括机架1、导向辊2、张力辊3、第一支座4、第二支座5、弧形辊6、蜗轮蜗杆机构7;
导向辊2、张力辊3均设置在机架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66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深度残差注意力网络的视频表情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拌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