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6384.7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8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孙丽萍;吴洪洋;倪建军;刘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1F29/02;H01F27/28;H01F27/34;B60L5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胡艾青;臧建明 |
地址: | 201209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包括多脉波变压器、AC‑DC变换单元、供电端以及充电调度装置,其中,多脉波变压器的副边绕组形成n个绕组对;n个AC‑DC变换单元与n个绕组对一一对应连接;n个供电端与n个AC‑DC变换单元一一对应,每一供电端电连接于对应的AC‑DC变换单元的输出端;充电调度装置用于检测充电设备的数量及供电端的状态,并在n个绕组对中确定对充电设备供电的M个目标绕组对,其中,M个目标绕组对包括靠近磁芯第一端分布的绕组对,以及靠近磁芯第二端分布的绕组对,从而减少原边绕组漏磁通在绕组上产生的绕组损耗,也减少了漏磁通在周围金属的涡流损耗,由此降低了多脉波变压器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需要配套建立大量的充电站。降低充电损耗是充电站中充电系统的设计目标之一,而充电系统中变压器上绕组的漏磁通会导致损耗的产生。
现有技术中通过改造变压器本身结构来减少漏磁通的影响。然而,现有技术中改变变压器结构的难度较大,增加了变压器结构复杂性,且结构改变还可能带来变压器特性的改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实现了降低多脉波变压器的电磁损耗。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包括:
多脉波变压器,包括原边绕组、磁芯和多个副边绕组,所述多个副边绕组形成n个绕组对;
n个交流-直流变换单元,与所述n个绕组对一一对应,每一所述交流-直流变换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于对应的绕组对;
n个供电端,与所述n个交流-直流变换单元一一对应,每一所述供电端电连接于对应的交流-直流变换单元的输出端;以及
充电调度装置,用于检测充电设备的数量M及所述供电端的状态,并在所述n个绕组对中确定对所述充电设备供电的M个目标绕组对,其中,所述M个目标绕组对包括靠近磁芯第一端分布的所述绕组对,以及靠近磁芯第二端分布的所述绕组对。
可选地,所述n个绕组对沿所述磁芯的中心线依次分布;
对所述充电设备供电的目标绕组对至少包括第i个绕组对以及第n-i个绕组对,其中3≧i≧1,n3。
可选地,所述n个绕组对沿所述磁芯的中心线依次分布;
所述充电调度装置具体用于:
若确定M为2,则将所述n个绕组对中顺序分布在两端的2个绕组对确定为目标绕组对;
若确定M大于2,则将所述n个绕组对中顺序分布在两端的2个绕组对,以及分布在所述2个绕组对之间的M-2个绕组对,确定为目标绕组对。
可选地,分布在所述2个绕组对之间的所述M-2个目标绕组对,均匀分布。
可选地,所述充电调度装置,具体用于若确定M大于n/2,则将为其中n/2个充电设备供电的目标绕组对设置为间隔分布的绕组对,且间隔为1个绕组对。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包括:多脉波变压器、n个电源装置以及充电调度装置;
所述多脉波变压器包括:原边绕组、磁芯和多个副边绕组,其中,所述多个副边绕组形成2n个绕组对;
每一所述电源装置与2个绕组对相对应,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第一交流-直流变换单元和第二交流-直流变换单元;其中,所述第一交流-直流变换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2个绕组对中一个绕组对,所述第一交流-直流变换单元的输出端为第一供电端;所述第二交流-直流变换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2个绕组对中另一个绕组对,所述第二交流-直流变换单元的输出端为第二供电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63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