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金属复合管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34228.7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1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冶海通热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21 | 分类号: | F16L9/21;F16L21/00;F16L55/00 |
代理公司: | 湖北天领艾匹律师事务所 42252 | 代理人: | 程明 |
地址: | 435000 湖北省黄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金属 复合管 板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金属复合管板结构,本发明涉及复合管板技术领域。通过双金属复合管板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复合管连接结构的底部,把复合连接卡块缩回保护外接壁的内部,然后再松开连接提升把手让复合连接卡块在把手提升第一弹簧与卡块提起第二弹簧的弹力下卡住要连接管道内部的凸块,密闭填充仓的内部设有降噪吸收棉,降噪吸收棉的底部设有除湿防潮块,除湿防潮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密闭填充仓的内部,降低和管道产生的噪音,提高双金属复合管板体的使用时间,伸缩固定块的外部贴合连接的内部,伸缩固定块的一端连接有伸缩阻块的一端,伸缩阻块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五弹簧的一端,第五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保护外接壁的内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管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金属复合管板结构。
背景技术
双金属复合管是将镀锌钢管或焊管、无缝钢管和壁厚更薄的不锈钢管强力嵌合在一起的复合给水管材,也是一种更理想的管道升级换代产品。它保留了两种不同材料内在的优点,互补了它们内在的不足,并且沿用了镀锌钢管传统成熟的安装方式和工艺,因此在使用中方便、可靠、卫生、安全,双金属复合管含碳量高、耐冲击、热膨胀率低、耐压、耐高温,安装成熟,规格齐全;已有不少厂家生产的双金属复合管广泛应用于油田、化工、电力等工业领域,其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带来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也更加明显。
目前使用的双金属复合管板设备,在设备使用时,双金属复合管板的移动,常常是各个工人难以解决的问题,从而导致双金属复合管板在使用时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双金属复合管板在长时间使用后,密闭填充仓内部潮湿,降低了双金属复合管板体的使用时间,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双金属复合管板结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金属复合管板结构,解决了金属复合管板的移动常常是各个工人难以解决的问题,从而导致双金属复合管板在使用时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双金属复合管板结构,包括双金属复合管板体,所述双金属复合管板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复合管连接结构的底部,所述双金属复合管板体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闭填充机构的前侧,所述复合管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提升把手,所述连接提升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提升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把手提升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复合连接承接块的顶部,所述复合连接承接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复合连接长条孔的外部,所述复合连接长条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复合连接滑动块顶部的外侧,所述复合连接滑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合连接卡块一端的顶部,所述复合连接卡块的外部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有保护外接壁的内部,所述复合连接卡块的另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提起第二弹簧的顶部,所述卡块提起第二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外接壁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密闭填充机构包括密闭填充仓,所述密闭填充仓的内部设有降噪吸收棉,所述降噪吸收棉的底部设有除湿防潮块,所述除湿防潮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密闭填充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辅助固定结构包括伸缩固定块,所述伸缩固定块的外部贴合连接伸缩滑动槽的内部,所述伸缩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阻块的一端,所述伸缩阻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护外接壁的内部,所述伸缩固定块另一端的内壁设有辅助孔,所述伸缩固定块的一侧设有伸缩位置凹槽,所述伸缩位置凹槽的一侧设有挡块,所述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的一端,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护外接壁的内部,所述挡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钮块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连接提升把手的一端贯穿管道对接块的内部,所述管道对接块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复合连接密封圈的内侧,所述管道对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外接壁的外部,所述保护外接壁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管板的外部,所述管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多孔流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伸缩阻块与挡块的大小结构相同,所述伸缩位置凹槽的内部与伸缩阻块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复合连接滑动块长度小于管道对接块的内部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冶海通热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冶海通热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42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