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智慧工业的物料输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9428.3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0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顾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悦力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8 | 分类号: | B65G47/28;B65G4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郭童瑜 |
地址: | 21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智慧 工业 物料 输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智慧工业的物料输送装置,涉及智慧工业技术领域,包括导轨,所述支撑箱内侧底部固定安装电机,支撑箱的内部侧壁上固定安装隔板,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隔板并同轴固定连接从动轮,所述隔板上转动连接摆杆,摆杆与隔板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摆杆的转动端设有棘爪,所述隔板上转动连接棘轮,棘轮上均匀设有个棘轮齿,棘轮齿和棘爪啮合,棘轮上方同轴固定连接转动轮,转动轮的侧壁均匀固定连接四个转动杆,本发明通过从动轮、摆杆、棘轮以及转动杆的配合使用能够对物料进行等距离分批输送,通过设置打标机构能够根据称重计的检测结果进行与之对应的打标标记,对物料的输送效果好,物料输送整齐有序,且兼具检测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工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应用于智慧工业的物料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工业是物理设备、电脑网络、人脑智慧相互融合、三位一体的新型工业体系。智能工业的实现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渗透和应用,并与未来先进制造技术相结合,形成新的智能化的制造体系。所以,智能工业的关键技术在于物联网技术。
工业化的基础是自动化,自动化领域发展了近百年,理论和实践都已经非常完善了。特别是随着现代大型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不断兴起和过程控制要求的日益复杂营运而生的DCS控制系统,更是计算机技术,系统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DCS的理念是分散控制,集中管理。虽然自动设备全部联网,并能在控制中心监控信息而通过操作员来集中管理。
物料的输送在生产企业中属于最为普遍的一个应用,当产品生产完毕装袋之后,需要将袋装物品输送,目前在流水线上采用皮带对其进行输送,通过人工将袋装完毕的产品放置于输送带上,当放置的产品较为密集时,在出料后不便于依次处理,除此之外,还需对其进行另外的称重质检,工序较多,十分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智慧工业的物料输送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智慧工业的物料输送装置,包括导轨,所述导轨的底部固定连接多个支腿,导轨上固定连接导板,所述导轨的中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箱,所述支撑箱内侧底部固定安装电机,支撑箱的内部侧壁上固定安装隔板,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隔板并同轴固定连接从动轮,所述隔板上转动连接摆杆,摆杆位于隔板的一侧,摆杆与隔板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摆杆的转动端设有棘爪,所述隔板上转动连接棘轮,棘轮上均匀设有个棘轮齿,棘轮齿和棘爪啮合,棘轮上方同轴固定连接转动轮,转动轮的侧壁均匀固定连接四个转动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从动轮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摆杆靠近从动轮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长度均大于从动轮和摆杆之间最近距离的一半,从动轮上面中心处固定设有连接轴,连接轴转动连接弹簧的一端,弹簧远离连接轴的一端与摆杆上靠近棘爪的位置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轨包括与水平方向平行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固定连接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远离第二滑轨的一端向斜上方倾斜延伸。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杆远离转动轮的一端套接有橡胶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称重计,导板上开设有与称重计相对应的安装口,称重计的顶面与导板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导轨上开设有漏口,支撑板的底部设有打标机构,打标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导板底部的底罩,底罩内的一端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安装架,安装架内固定设有打标设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罩内远离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支撑箱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电机、称重计、压力传感器均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悦力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悦力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94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级变速器用带轮轴精锻塑性成型工艺
- 下一篇:螺纹套管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