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轴端密封失效保护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7905.2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8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旭;黄彦平;王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F01D11/00 | 分类号: | F01D11/00;F01D21/14;F01K7/32;F01K25/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二氧化碳 涡轮 密封 失效 保护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轴端密封失效保护装置及方法,所述失效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转子与气缸之间的密封体和失效密封组件,所述失效密封组件设置在密封体外侧并且能够在密封体失效后形成临时机械密封结构实现临时密封。所述方法采用上述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轴端密封失效保护装置进行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设备的轴端密封和失效保护。本发明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轴端密封失效保护装置及方法可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轴端密封失效时超临界二氧化碳的临时密封,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先进涡轮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轴端密封失效保护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压气机和透平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转换系统的核心设备,压气机和透平属于高转速涡轮设备,轴端密封一旦失效,将导致大量二氧化碳泄漏至现场,危急现场人员安全。
确保压气机透平轴端密封安全有效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压气机和透平研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设置超临界二氧化碳压气机和透平轴端密封失效保护措施来确保轴端密封失效时人员安全、设备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设备目前尚处于研发阶段,目前还有没公开发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设备轴端密封失效保护措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轴端密封失效保护装置和方法,实现轴端密封失效时超临界二氧化碳的临时密封。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轴端密封失效保护装置,所述失效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转子与气缸之间的密封体和失效密封组件,所述失效密封组件设置在密封体外侧并且能够在密封体失效后形成临时机械密封结构实现临时密封。
根据本发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轴端密封失效保护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体在正常密封条件下能够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设备的轴端密封。
根据本发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轴端密封失效保护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失效密封组件包括固定支架、密封静环和密封动环,密封静环与固定支架之间通过弹性元件相连,其中,密封静环能够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与密封动环分离,并且在密封体失效后密封静环能够在泄漏气体的推动作用下与密封动环贴合形成所述临时机械密封结构。
根据本发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轴端密封失效保护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支架和密封静环设置在气缸内壁上,密封动环设置在转子上,所述密封静环位于固定支架与密封动环之间,所述失效密封组件的密封动环与密封静环在正常密封条件下形成S形或蛇形通路。
根据本发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轴端密封失效保护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根据本发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轴端密封失效保护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失效保护装置还包括报警控制组件,所述报警控制组件能够在密封体失效后发出设备停机信号并控制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设备停机。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轴端密封失效保护方法,采用上述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轴端密封失效保护装置进行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设备的轴端密封和失效保护。
与常规方案相比,本发明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轴端密封失效保护装置及方法可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轴端密封失效时超临界二氧化碳的临时密封,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密封正常条件下,涡轮设备原有密封体完成涡轮设备轴端密封,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密封静环与密封动环分离;当密封体失效时,从涡轮设备内部泄露的二氧化碳推动密封静环与密封动环贴合形成临时机械密封结构,同时发出涡轮设备停机信号,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轴端密封失效时机组内超临界二氧化碳的临时密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轴端密封失效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79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