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业务的运维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7840.1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1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宏;张臻;徐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G06F1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彭琼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业务 分析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面向业务的运维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探测脚本追踪的业务的追踪信息,其中,追踪信息包括第一业务告警信息;对追踪信息中的第一业务告警信息进行告警归并,得到第一告警归并结果;展示第一告警归并结果。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基于预设探测脚本自动追踪业务,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及时发现业务运行存在的问题,提高运维效率,确保业务的连续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业务的运维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运维行业内普遍通过应用性能管理和监视APM(Application Performance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产品来解决业务的性能监控与管理,以及辅助故障的快速定位需求。
但是,传统运维获取业务运行数据的过程较为复杂,效率不高,难以满足大量业务运行数据的提取需要,影响运维效率。而且传统运维通常关注的是硬件、中间件层面的指标,运维人员每日疲于处理海量离散的告警和工单,业务复杂度增加的同时,运维人工成本呈指数型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向业务的运维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基于预设探测脚本自动追踪业务,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及时发现业务运行存在的问题,提高运维效率,确保业务的连续运行。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面向业务的运维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探测脚本追踪的业务的追踪信息,其中,追踪信息包括第一业务告警信息;对追踪信息中的第一业务告警信息进行告警归并,得到第一告警归并结果;展示第一告警归并结果。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获取预设探测脚本追踪的业务的追踪信息,包括:当生成业务请求时,注入预设探测脚本;基于预设探测脚本生成追踪链信息;基于追踪链信息追踪业务,并记录追踪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预设探测脚本的数据结构包括:任务、追踪链身份标识ID、追踪链;其中,任务表示远程过程调用RPC;追踪链ID包括:事务ID、任务ID和父任务ID,其中,事务ID用于标识业务,任务ID用于标识任务,父任务ID用于标识生成任务的父任务的ID,任务ID和父任务ID用于表示任务父子关系;追踪链表示关联任务的集合,追踪链中的任务共享相同的事务ID。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对追踪信息中的第一业务告警信息进行告警归并,得到第一告警归并结果,包括:基于预设的多种算法中的每种算法分别对第一业务告警信息进行告警归并,得到每种算法的第二告警归并结果;基于每种算法的第二告警归并结果确定每种算法的权重;基于每种算法的权重组合每种算法,对第一业务告警信息进行告警归并,得到第一告警归并结果。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每种算法的第二告警归并结果确定每种算法的权重,包括:基于每种算法的第二告警归并结果获取预设数量的第二业务告警信息;对预设数量的第二业务告警信息进行认证,得到认证结果;基于认证结果统计每种算法对预设数量的第二业务告警信息的第一投票结果,以及第一类型告警信息的总数,其中,第一类型告警信息是认证成功的第二业务告警信息;基于第一投票结果和第一类型告警信息的总数确定每种算法的权重。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基于每种算法的权重组合每种算法,对第一业务告警信息进行告警归并,得到第一告警归并结果,包括:基于每种算法的权重进行计算,得到所有算法的权重之和;统计每种算法对第一业务告警信息的第二投票结果;基于每种算法的权重、所有算法的权重之和、以及第二投票结果,确定第一告警归并结果。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追踪信息还包括以下选项中至少一项:业务数据信息、服务器信息、中间件信息;该方法还包括:根据追踪信息对业务进行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78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