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热连轧带钢楔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7800.7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44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饶静;杨立庆;商存亮;邓杭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26 | 分类号: | B21B1/26;B21B31/20;B21B37/28;B21B38/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5004***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热连轧 带钢 楔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热连轧带钢楔形的方法,包括水平轧机、立辊、立辊辊缝调整装置和多功能测厚仪;所述多功能测厚仪用于检测水平轧机出口处轧件的实际楔形值,然后将获取的实际楔形值换算为立辊中心线偏移量;所述立辊辊缝调整装置用于接收给定的立辊中心线偏移量,并转化为相应的AWC液压缸伸出量,增加至原AWC液压缸伸出量上;所述立辊用于使下一块轧件按照立辊中心线偏移量调整后的位置进入水平轧机进行轧制。本发明利用立辊中心线偏移的方法改善带钢楔形,根据实时轧制的带钢楔形值,转化成立辊中心线偏移量,对下一块带钢轧制前的立辊中心线进行横移以控制带钢的楔形,楔形合格率大幅提高,板形控制稳定性增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善热连轧带钢楔形的方法。
背景技术
带钢的楔形是指带钢横断面两侧的厚度差,是表征带钢横断面形状的指标之一。热连轧轧制的理想状态是得到楔形为零的带钢断面形状,但在生产中,由于受到带钢横向温度、来料楔形、轧机两侧刚度差等问题,带钢的楔形是客观存在的。过大的楔形不仅使产品质量下降,同时会造成轧制过程的失稳,形成带钢跑偏、轧破等事故。
为了减小楔形,通常采用调整轧机两侧压下量的方式进行控制。但是由于楔形控制与板形控制的耦合关系,采用压下量调整改善楔形往往受到板形的限制,强行调整则会存在生产事故风险。且热连轧机组通常包括粗轧机和多架精轧机,无法判断楔形是由那个机架产生的,可操作性和改善效果较差。然而如果通过轧机刚度等设备精度的恢复来改善楔形则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存在严重的迟滞性。
通常立辊设置在水平轧机的入口,通过立辊辊缝调整装置(AWC液压缸)伸出量长度调整立辊辊缝大小,具有引导轧件对中和对轧件减宽的作用。为了保证立辊对中良好,检修时通过现场测量的方式对立辊中心线进行标定。标定完成后在一个较长的轧制周期内,不再进行标定。而在这个轧制周期内,连续的轧制使立辊产生磨损,且立辊两侧的磨损不尽相同,这会带来轧件中心线的偏移。同时受立辊各构件间隙以及测量精度的影响,轧件中心线也通常存在一定偏差。
众所周知,轧机的弹跳与轧制力呈正相关的关系。当轧件中心线偏向某一侧时,轧机该侧的轧制力就会增加,轧机的弹跳就会增加,该侧轧件厚度就会增加,反之,另一侧厚度减小,从而使轧件两侧产生楔形。由此可以得出,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轧件的楔形和轧件的对中呈负相关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在轧件进入水平轧机前通过立辊中心线的横向偏移来调整轧件进入水平轧机的位置,从而改善轧件楔形。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楔形控制方法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热连轧带钢楔形的控制方法,具备自动调整、风险低、及时性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善热连轧带钢楔形的控制方法,包括:水平轧机、安装在水平轧机入口侧的立辊、立辊辊缝调整装置和水平轧机出口侧的多功能测厚仪;所述多功能测厚仪用于检测水平轧机出口处轧件的实际楔形值,然后将获取的所述实际楔形值换算为立辊中心线偏移量;所述立辊辊缝调整装置用于接收给定的立辊中心线偏移量,并转化为相应的AWC液压缸伸出量,增加至原AWC液压缸伸出量上;所述立辊用于使下一块轧件按照立辊中心线偏移量调整后的位置进入水平轧机进行轧制。
进一步的,所述实际楔形值换算为立辊中心线偏移量的公式为:
L=WBK1K2/4F
式中:
L-立辊中心线偏移量,mm;
W-实际楔形值,mm;
B-轧件宽度,mm;
F-机架轧制压力,KN,一般选取F1机架;
K1-轧机刚度系数,KN/mm,机架选取与轧制压力选取机架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78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