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搓衣板自动刮纹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7576.1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03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谢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艾德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F5/02 | 分类号: | B27F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李延峰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搓衣板 自动 纹路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刮纹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搓衣板自动刮纹路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操作简单,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能够使工人操作时更加轻松的搓衣板自动刮纹路装置。一种搓衣板自动刮纹路装置,包括有底座,其顶部连接有机箱,所述机箱内壁连接有安装板;固定组件,其设置在机箱与底座之间,所述固定组件用于放置搓衣板;升降组件,其设置在机箱内顶部;驱动组件,其设置在机箱内顶部,所述驱动组件和升降组件传动连接。本发明通过固定组件将搓衣板固定,将搓衣板固定后能够通过升降组件与驱动组件配合在搓衣板上开槽,从而达到在搓衣板上开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刮纹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搓衣板自动刮纹路装置。
背景技术
搓衣板是中国劳动人民洗衣中常用的工具,搓衣板是由一整块木板组成,两端分别有16公分左右的平坦部分,搓衣板在制作时,都会在搓衣板的中间刮出20到30条左右的沟槽,精致的搓衣板沟槽分两种,一种宽槽用来搓洗粗布厚衣,一种窄槽用来搓洗单衣。
目前,在搓衣板上开槽的方式通常都是人工运用固定装置将搓衣板固定,再手持开槽部件在搓衣板上开槽,开槽完毕后,再由人工拉动固定装置来调整开槽的位置,上述方式的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工作效率较低,并且操作时由人工操作开槽,需要耗费较大的力气。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操作简单,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能够使工人操作时更加轻松的搓衣板自动刮纹路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方式的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工作效率较低,并且操作时由人工操作开槽,需要耗费较大的力气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能够使工人操作时更加轻松的搓衣板自动刮纹路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搓衣板自动刮纹路装置,包括有底座,其顶部连接有机箱,所述机箱内壁连接有安装板;固定组件,其设置在机箱与底座之间,所述固定组件用于放置搓衣板;升降组件,其设置在机箱内顶部;驱动组件,其设置在机箱内顶部,所述驱动组件和升降组件传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固定组件包括有导轨,其连接在机箱内远离安装板的一壁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式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开有螺纹槽,所述放置板底部连接有卡块;滑动板,其滑动式连接在底座上,所述滑动板顶部均匀间隔开有多道卡槽,卡槽与卡块配合,所述滑动板与底座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升降组件包括有第一单向离合器,其嵌入式安装在机箱内顶部,所述第一单向离合器内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底部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底部沿周向均匀间隔连接有至少两块弧形板,弧形板朝下的面分为两面,其中一面为斜面另一面为竖直面;内菱形套管,其转动式连接在第一转盘下方的安装板上,所述内菱形套管内滑动式连接有菱形杆,所述菱形杆底部连接有第二转盘;弹性件,其连接在菱形杆与内菱形套管之间;接触杆,其连接在第二转盘顶部偏心位置,所述接触杆与第一转盘底部接触,所述接触杆会与弧形板朝下的面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包括有减速电机,其安装在机箱内顶部,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三转盘;连接板,其连接在第二转盘靠近第三转盘的一侧;滑块,其滑动式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滑块上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三转盘偏心位置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与第二转轴滑动配合;刮刀,其连接在连接板底部连接有刮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脱扣组件,脱扣组件包括有驱动齿轮,其转动式连接在安装板上,所述驱动齿轮与内菱形套管传动连接;第三转轴,其转动式连接在安装板靠近驱动齿轮的一侧与底座之间,所述第三转轴顶部连接有第二单向离合器,所述第二单向离合器上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驱动齿条,其连接在滑动板靠近第三转轴的一侧;第一扇形齿轮,其转动式连接在机箱内下部;锥齿轮,其为两个设置,所述两个锥齿轮分别连接在第一扇形齿轮的传动轴与第三转轴下方,两个锥齿轮相互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艾德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艾德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75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