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古建筑四角亭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6723.3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9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糜兵一;朱霞青;万敏;朱小明;何绘;华健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风景园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G21/00;E04C3/30;E04G21/18;G01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21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古建筑 四角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古建筑四角亭施工工艺,涉及建筑物施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放线;S2、基坑挖掘;S3、垫层加工;S4、绑扎钢筋;S5、混凝土浇捣;S6、回填;S7、四角亭立柱装配。本发明具有提高对古建筑四角亭的整体稳定性,实时检测倾斜状态,提高使用安全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古建筑四角亭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古建筑四角亭是一种亭子,主要用于供人们休息、乘凉、躲雨等功能。
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07476603A的中国专利,一种园林凉亭施工方法,解决了施工立柱的过程当中,由于定位不牢固,以及在混凝土凝结的过程当中监管不利,往往会导致立柱的安装出现偏差,无法保证与底面的垂直度,进而影响了凉亭施工以及凉亭成型的质量,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在模板内的钢筋上装设有预埋件,并在模板围合形成的腔室浇筑混凝土以将预埋件与钢筋相固定;将凉亭立柱竖直安装在预埋件上,浇入混凝土以实现凉亭立柱与预埋件的固定;保证了立柱的垂直度,进一步的在中凝前复核一次,在复核过程当中出现偏移就能起到及时将立柱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修正,在终凝之后,对立柱进行最后的修正,就能保证施工当中立柱安装的垂直度,增加了亭子的结构稳定性。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古建筑四角亭在进行建造的时候,通过水平仪基本上均能保持古建筑四角亭的平稳性,但是古建筑四角亭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地质已经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古建筑四角亭倾斜,此时人们无法了解到,具有安全隐患,还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古建筑四角亭施工工艺,提高对古建筑四角亭的整体稳定性,实时检测倾斜状态,提高使用安全性。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古建筑四角亭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测量放线,按照设计图通过经纬仪对建筑物进行定位,并在对应位置钉好龙门装以及龙门板以做放线依据,用水平仪和塔尺引测到现场位置,并设立基准点,用水准仪确定各建筑物及地坪的标高;
S2、基坑挖掘,用水准仪在基槽侧壁上打出水平标志方圆木桩,以控制挖土深度,并校核中心线;
S3、垫层加工,各垫层施工时在槽边用圆木签作标记,以此控制标高,混凝土垫层施工时要求表面平整并用木蟹抹平;
S4、绑扎钢筋,基础钢筋绑扎前,应在混凝土垫层面弹出轴线及尺寸线,按钢筋的翻样图及配料单,按顺序绑扎,并装配上预埋件,钢筋绑扎完毕后进行检查,并做好隐蔽记录并清理,垫好保护垫块;
S5、混凝土浇捣,混凝土表面处理时,用乱尺刮平,再用精木蟹打平压实,使表面平整,线角顺直,终凝后用草包覆盖;
S6、回填,回填土应用素土均匀回填、分层夯实;
S7、四角亭立柱装配,将四角亭立柱竖直安装至预埋件上,将四角亭立柱上的出水管拉出,并验查设置于四角亭立柱上的水平检测装置的水平状态,于水平后通过混凝土浇灌,以实现固定;
S8、排水装配,将拉出的出水管进行长度的确认,并剪断多余的出水管,并于出水管上套设保护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风景园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风景园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67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