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柴油铲运机火灾抑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6207.0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9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吕天翔;潘茂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宝地梅山产城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07 | 分类号: | A62C3/07;A62C31/00;A62C37/4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 铲运机 火灾 抑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柴油铲运机火灾抑制装置,属于火灾自动检测、药剂分配及覆盖灭火喷雾管理领域。本发明包括通过第一气路依次连接的氮气筒和干粉罐,氮气筒上设有压力接收器和安全阀,压力接收器通过第二气路依次连接有第一手动执行器、自动检测装置、第二手动执行器和压力开关,第一手动执行器和第二手动执行器内设有低压气体,干粉罐通过密封爆破阀瓣总成连接有喷嘴。本发明装置是一种预先设计的固定喷嘴系统,能够全面覆盖整车可能发生火情的区域。本发明可以通过检测装置,当发生火情时可以使发动机自动关闭。本发明提供自动火灾探测和驱动系统,或者系统已经断开,除非手动启动灭火系统,否则系统不会启动和释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柴油铲运机火灾抑制装置,属于火灾自动检测、药剂分配及覆盖灭火喷雾管理领域。
背景技术
梅山矿业有20多辆铲运机,在井下恶劣的环境下运行,由于铲运机上的易燃液体和油脂、橡胶、塑料、驾驶室内装潢以及矿尘等环境垃圾,以及发动机缸体、排气系统、泵、涡轮增压器,以及轴承、齿轮、制动器和电气设备等产生的热源。当燃料接触任何热源时,都可能发生火灾危险。如果燃料有滴油或泄漏现象,其危害程度更严重。以下是需要考虑的典型铲运机火灾危险:
1、发动机舱:发动机舱里有各种各样的液体、燃料、油和油脂,还有电线、软管和堆积的碎片,所有这些都非常靠近高温热源。
2、蓄电池室:当可燃物质在蓄电池顶部堆积时,蓄电池室是一个潜在的火灾隐患。这些材料,在潮湿的情况下,会引起短路。
3、变速箱、变矩器和驻车制动器:所有这些部件都是可能导致可燃材料着火的高热源。
4、高压软管:从破裂的高压软管中喷射出的热流体,或从松动的法兰或连接件中泄漏的热流体,都可能找到引燃源。
5、机身内部:机身内部不仅可以积累从车辆泄漏的燃料,及外部杂物,并由于其独特的位置,火灾开始在机身内部可以迅速吞噬整个车辆。
6、液压泵、燃油泵:由于这些泵所涉及的高压,从泄漏的泵中喷出的液体可能会找到热源并引起着火。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可能发生火灾危险的部位,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柴油铲运机火灾抑制装置,包括通过第一气路依次连接的氮气筒和干粉罐,所述氮气筒上设有压力接收器和安全阀,所述压力接收器通过第二气路依次连接有第一手动执行器、自动检测装置、第二手动执行器和压力开关,所述第一手动执行器和第二手动执行器内设有低压气体,所述干粉罐通过密封爆破阀瓣总成连接有喷嘴;所述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模块、执行装置和执行氮气筒,所述检测模块控制所述执行装置,所述执行装置通过连接所述执行氮气筒,所述执行氮气筒连接所述第二气路;所述第一手动执行器、第二手动执行器和执行氮气筒均通过所述第二气路向所述压力接收器提供压力,所述压力开关位于所述第一手动执行器和压力接收器之间的第一气路上;所述喷嘴有多个并分别设置于所述柴油铲运机的发动机舱、蓄电池室、变速箱、变矩器、驻车制动器、高压软管、机身内部、液压泵和燃油泵的附近。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有热探测器、压力检测器和连接所述热探测器、压力检测器的检测电线。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手动执行器、自动检测装置、第二手动执行器设置于所述柴油铲运机的仪表板或车辆外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装置是一种预先设计的固定喷嘴系统,能够全面覆盖整车可能发生火情的区域。本发明可以通过检测装置,当发生火情时可以使发动机自动关闭。本发明提供自动火灾探测和驱动系统,或者系统已经断开,除非手动启动灭火系统,否则系统不会启动和释放。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柴油铲运机火灾抑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自动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柴油铲运机火灾抑制装置位置分布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宝地梅山产城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宝地梅山产城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62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