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场站分解环己烷光催化剂的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6030.4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5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邱奇;张海玲;周娟;刘汉斌;周立辉;穆谦益;冀忠伦;刘沛华;杨琴;朱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7/08 | 分类号: | B01J37/08;B01J37/34;B01J21/06;B01J37/00;B01D53/86;B01D53/7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场站 分解 环己烷 光催化剂 预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油田场站分解环己烷光催化剂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取锐钛矿晶和金红石晶混合相的二氧化钛,在410~420℃第一次焙烧1~2h,然后放入干燥器中自然冷却得到处理过的二氧化钛;将处理过的二氧化钛在硫酸中第一次磁力搅拌处理;将硫酸处理过的二氧化钛在640~660w,2300~2500Hz微波辐射处理3~5min;将微波辐射处理过的二氧化钛在硫酸中第二次磁力搅拌,取出后在300~310℃第二次焙烧0.5~2h,并干燥。该方法能够利用光催化机理有效处理分解环己烷的预处理二氧化钛催化剂,达到提高光催化剂活性和环己烷降解率、延长光催化剂使用时间的功效,进而产生稳定的最终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原油储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油田集油站、联合站室外空间使用的,用于降解室外空间中挥发性有机物环己烷的方法,具体是一种油田场站分解环己烷光催化剂的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油田集油站、联合站室外空间中气体中含有环己烷等气体,具体原因是原油中含有环己烷等,通过泵、阀门、法兰及其他链接件逸散挥发,尤其是与大气接触的原油储罐逸散环己烷,一定浓度的环己烷会对现场工作人员健康产生危害。
目前油田集油站、联合站泵房等室外空间,环己烷气体并没有处理,一是现场人员对室外空间环己烷排放情况无法做到实时监测,二是现场也缺乏直接有效处理分解环己烷的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田场站分解环己烷光催化剂的预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够利用光催化机理有效处理分解环己烷的预处理二氧化钛催化剂,达到提高光催化剂活性和环己烷降解率、延长光催化剂使用时间的功效,进而产生稳定的最终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田场站分解环己烷光催化剂的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锐钛矿晶和金红石晶混合相的二氧化钛,在410~420℃第一次焙烧1~2h,然后放入干燥器中自然冷却得到处理过的二氧化钛;
将处理过的二氧化钛在硫酸中第一次磁力搅拌处理;
将硫酸处理过的二氧化钛在640~660w,2300~2500Hz微波辐射处理3~5min;
将微波辐射处理过的二氧化钛在硫酸中第二次磁力搅拌,取出后在300~310℃第二次焙烧0.5~2h,并干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次焙烧温度为41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锐钛矿晶和金红石晶混合相的二氧化钛的基本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8~25n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锐钛矿和金红石的重量比大约为71:2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次磁力搅拌中,硫酸的浓度为1mol/L,二氧化钛与硫酸的固液比为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二次磁力搅拌中,硫酸的浓度为0.5mol/L,二氧化钛与硫酸的固液比为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二次焙烧温度为3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60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低压配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硫化矿石自燃监控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