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材纵筋-缠绕网格箍筋增强混凝土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5279.3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7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邸博;郑愚;张黎飞;夏立鹏;孙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C3/20 | 分类号: | E04C3/20;E04C5/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材纵筋 缠绕 网格 增强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复材纵筋-缠绕网格箍筋增强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混凝土梁主体(1),混凝土梁主体(1)包括有混凝土部分(2)、位于混凝土部分(2)内部的混凝土内部骨架(3),混凝土部分(2)与混凝土内部骨架(3)浇筑成一体结构;
混凝土内部骨架(3)包括有纵筋组件、纵筋定位组件、网格箍筋组件,纵筋组件包括有四个呈间隔布置且分别沿着混凝土梁主体(1)纵向延伸的FRP复材纵筋(4),纵筋定位组件包括有至少两个沿着混凝土梁主体(1)纵向依次间隔布置的纵筋定位矩形箍筋(5),各FRP复材纵筋(4)分别纵筋定位矩形箍筋(5)绑扎固定;网格箍筋组件包括有至少两个沿着混凝土梁主体(1)纵向依次间隔布置的FRP复材缠绕网格箍筋(6),各FRP复材缠绕网格箍筋(6)分别由FRP格栅(61)缠绕于纵筋组件外围而形成,FRP格栅(61)为FRP筋材采用纤维束编织工艺编织而成的格栅结构,各FRP复材缠绕网格箍筋(6)分别通过高强浸渍胶与各FRP复材纵筋(4)粘接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材纵筋-缠绕网格箍筋增强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FRP复材缠绕网格箍筋(6)由所述FRP格栅(61)缠绕于所述纵筋组件外围至少两层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材纵筋-缠绕网格箍筋增强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FRP复材缠绕网格箍筋(6)中的竖向FRP筋材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材纵筋-缠绕网格箍筋增强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FRP复材缠绕网格箍筋(6)中的竖向FRP筋材沿着所述混凝土梁主体(1)纵向等距排布,且各竖向FRP筋材分别与混凝土梁主体(1)的纵向相垂直;或者,FRP复材缠绕网格箍筋(6)中的竖向FRP筋材沿着所述混凝土梁主体(1)纵向变距排布,且各竖向FRP筋材分别倾斜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材纵筋-缠绕网格箍筋增强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筋定位矩形箍筋(5)为由钢筋弯折而成的矩形箍筋结构;或者,纵筋定位矩形箍筋(5)为由四个FRP筋材收尾依次粘接成矩形全围形状的矩形箍筋结构,相邻两个FRP筋材的夹角为90度。
6.一种复材纵筋-缠绕网格箍筋增强混凝土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具体的:
a、采用纤维束编织工艺将FRP筋材编织成FRP格栅(61);
b、将纵筋组件中的所有FRP复材纵筋(4)通过纵筋定位组件进行定位固定,纵筋组件包括有四个呈间隔布置且分别沿着混凝土梁主体(1)纵向延伸的FRP复材纵筋(4),纵筋定位组件包括有至少两个沿着混凝土梁主体(1)纵向依次间隔布置的纵筋定位矩形箍筋(5),各FRP复材纵筋(4)分别纵筋定位矩形箍筋(5)绑扎固定;
c、将FRP格栅(61)缠绕于纵筋组件外围至少两层以形成FRP复材缠绕网格箍筋(6),纵筋组件外围缠绕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FRP复材缠绕网格箍筋(6),并根据FRP复材缠绕网格箍筋(6)锚固长度要求裁剪多余部分;
d、各FRP复材缠绕网格箍筋(6)分别通过高强浸渍胶与各FRP复材纵筋(4)粘接成一体,以完成混凝土内部骨架(3)制备;
e、将混凝土内部骨架(3)定位放置于混凝土浇筑模具中,往混凝土浇筑模具中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混凝土部分(2),养护后即可获得复材纵筋-缠绕网格箍筋增强混凝土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材纵筋-缠绕网格箍筋增强混凝土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步骤c中,在缠绕FRP格栅(61)以形成FPR复材缠绕网格箍筋时,对FRP格栅(61)施加预应力以保证FPR复材缠绕网格箍筋平直,且保证FPR复材缠绕网格箍筋与FRP复材纵筋(4)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527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